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02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原料仓、搅拌仓、设在搅拌仓内的搅拌器、控制仓、设在控制仓内的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进水管和设在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搅拌仓的上部与原料仓连通、上部与进水管连接、底部与控制仓连通,控制仓底部设有浆体出料口,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包括联动控制进水阀门的传力杆、设在传力杆底部的浮力件、设在传力杆上的配重托盘、分别对传力杆上下极限位进行限位的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传力杆在上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开启程度最大,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完全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电气化手段的前提下,依靠纯机械将水灰比自动控制在较小区间内波动。动控制在较小区间内波动。动控制在较小区间内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型自动浆体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各类浆体材料使用量极大,其中水泥净浆类浆体使用最为广泛。水泥净浆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为水灰比,在水泥净浆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通过测试水泥净浆密度/容重反推水泥净浆水灰比,进而对水灰比进行调节和控制。目前,浆体搅拌工艺较为粗糙,无标准化配套设备,仍普遍采用人工配料,无法降低浆体配置过程中的人工依赖度,如未对浆体池中浆体水灰比进行准确测量、未对拟投入物料进行计算,极易导致浆体水灰比不合格,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电气化手段的前提下,依靠纯机械将水灰比自动控制在较小区间内波动,既摆脱了人工依赖,又能自动、精确、高效的调控水灰比。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原料仓、搅拌仓、设在搅拌仓内的搅拌器、控制仓、设在控制仓内的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进水管和设在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搅拌仓上部的原料进口与原料仓连通、上部与进水管连接、底部的连通口与控制仓连通,控制仓底部设有浆体出料口,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包括联动控制进水阀门的传力杆、设在传力杆底部的浮力件、设在传力杆上的配重托盘、分别对传力杆上下极限位进行限位的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传力杆在上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开启程度最大,传力杆下移时进水阀门逐渐关闭,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完全关闭。
[0006]优选地,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浮力件不与控制仓底部接触。
[0007]优选地,传力杆上配重托盘上侧设有突起,传力杆在上极限位时突起卡在上极限件上,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配重托盘卡在下限位件上。
[0008]优选地,浮力件呈球状。
[0009]优选地,采用单个原料仓、两个原料仓或多个原料仓与搅拌仓独立连接。
[0010]上述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的使用方法是:根据浆体的设计水灰比和浮力体提供的向上浮力计算配重大小,原料仓通过原料进口向搅拌仓加原料,进水管向搅拌仓加水,搅拌器搅拌加入的原料和水形成浆体,浆体通过连通口持续流入控制仓,浸没浮力件产生浮力;当浆体的水灰比达到设计数值时,配重和浮力平衡,浮力件悬停;当浆体的水灰比偏高时,密度较低,浮力不足以支撑配重,传力杆下移,进水阀门逐渐关闭,加水减少,直至传力杆在下极限位,进水阀门完全关闭,加水停止,之后原料持续加入,浆体的水灰比降低,密度增大,浮力增大,直至传力杆上升,进水阀门打开,从而适配加水;当浆体的水灰比偏低时,
密度较高,浮力大于配重,传力杆上升,进水阀门逐渐增大,加水增多,直至传力杆在上极限位,进水阀门开启到最大,使得浆体的水灰比增大,密度降低,传力杆下移,进水阀门开度变小,从而适配加水。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电气化手段的前提下,依靠纯机械将水灰比自动控制在较小区间内波动,既摆脱了人工依赖,又能自动、精确、高效的调控水灰比。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的示意图。
[0014]图中:1

搅拌器;2

进水阀门;3

进水管;4

上限位件;5

传力杆;6

配重托盘;7

下限位件;8

浆体出料口;9

浮力件;10

控制仓;11

搅拌仓;12

原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原料仓12、搅拌仓11、设在搅拌仓11内的搅拌器1、控制仓10、设在控制仓10内的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进水管3和设在进水管3上的进水阀门2,搅拌仓11上部的原料进口与原料仓12连通、上部与进水管3连接、底部的连通口与控制仓10连通,控制仓10底部设有浆体出料口8,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包括联动控制进水阀门2的传力杆5、设在传力杆5底部的浮力件9、设在传力杆5上的配重托盘6、分别对传力杆5上下极限位进行限位的上限位件4和下限位件7,传力杆5在上极限位时进水阀门2开启程度最大,传力杆5下移时进水阀门2逐渐关闭,传力杆5在下极限位时进水阀门2完全关闭。
[0017]优选地,传力杆5在下极限位时浮力件9不与控制仓10底部接触,避免撞击。
[0018]优选地,传力杆5上配重托盘6上侧设有突起,传力杆5在上极限位时突起卡在上极限件4上,传力杆5在下极限位时配重托盘6卡在下限位件7上。
[0019]优选地,浮力件9呈球状,上下运动平稳。
[0020]优选地,原料仓12可以采用单个、两个或多个与搅拌仓11独立连接,多个原料仓12用于配置成分较复杂的浆体。
[0021]上述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的使用方法是:根据浆体的设计水灰比和浮力体9提供的向上浮力计算配重大小,原料仓12通过原料进口向搅拌仓11加原料,进水管3向搅拌仓11加水,搅拌器1搅拌加入的原料和水形成浆体,浆体通过连通口持续流入控制仓10,浸没浮力件9产生浮力;当浆体的水灰比达到设计数值时,配重和浮力平衡,浮力件9悬停;当浆体的水灰比偏高时,密度较低,浮力不足以支撑配重,传力杆5下移,进水阀门2逐渐关闭,加水减少,直至传力杆5在下极限位,进水阀门2完全关闭,加水停止,之后原料持续加入,浆体的水灰比降低,密度增大,浮力增大,直至传力杆5上升,进水阀门2打开,从而适配加水;当浆体的水灰比偏低时,密度较高,浮力大于配重,传力杆5上升,进水阀门2逐渐增大,加水增多,直至传力杆5在上极限位,进水阀门2开启到最大,使得浆体的水灰比增大,密度降低,传力杆5下移,进水阀门2开度变小,从而适配加水。
[0022]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电气化手段的前提下,依靠纯机械将水灰比自动控制在
较小区间内波动,既摆脱了人工依赖,又能自动、精确、高效的调控水灰比。
[0023]实施例1
[0024]假设水表观密度为1000kg/m3,水泥表观密度为3000kg/m3,浮力件9体积设计为1L,浆体水灰比设计为1.0。计算得出水泥浆体密度为1500kg/m3,则浮力件9+传力杆5+进水阀门2+配重块整体配重为1.5kg,当浆体水灰比大于1.0时,进水阀门2逐渐关闭,使水灰比降低;当浆体水灰比小于1.0时,进水阀门2逐渐开至最大,使水灰比升高。
[0025]实施例2
[0026]假设水表观密度为1000kg/m3,水泥表观密度为3000kg/m3,浮力件9体积设计为1L,浆体水灰比设计为0.5。计算得出水泥浆体密度为1800kg/m3,则浮力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仓、搅拌仓、设在搅拌仓内的搅拌器、控制仓、设在控制仓内的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进水管和设在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搅拌仓上部的原料进口与原料仓连通、上部与进水管连接、底部的连通口与控制仓连通,控制仓底部设有浆体出料口,机械型自动进水机构包括联动控制进水阀门的传力杆、设在传力杆底部的浮力件、设在传力杆上的配重托盘、分别对传力杆上下极限位进行限位的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传力杆在上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开启程度最大,传力杆下移时进水阀门逐渐关闭,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进水阀门完全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浮力件不与控制仓底部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传力杆上配重托盘上侧设有突起,传力杆在上极限位时突起卡在上极限件上,传力杆在下极限位时配重托盘卡在下限位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型自动浆料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浮力件呈球状。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星李明鑫田兆营苏伟马杰杨浩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