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野外太阳能微生物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野外太阳能微生物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受污染的土壤常用的修复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其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固化/稳定化技术,但其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性难以保证,并且成本较高,采用微生物修复具有处理费用低、二次污染风险低、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在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时,通常使用生物矿化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利用微生物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氧化
‑
还原作用,使部分重金属从高毒性的形态转化为低毒性形态,同时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硫离子、磷酸根离子及碳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使有毒有害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金属沉淀物。
[0003]但是目前由于此类微生物(例如硫酸盐还原菌、希瓦氏菌)通常为严格厌氧微生物,培养条件苛刻,直接投放至土壤及地下水中易受到环境影响,微生物存活率不高,现有的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采用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野外太阳能微生物修复系统,该修复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模块、太阳能发电模块和车载移动模块,所述微生物培养模块、太阳能发电模块(3)均安装在车载移动模块上,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3)为微生物培养模块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模块包括药剂储罐(5)、菌剂储罐(7)、菌液混合罐(9)和菌液培养仓(12),所述药剂储罐(5)的出料端通过连接管道与菌液混合罐(9)顶部的进料端连通,在药剂储罐(5)的出料端与菌液混合罐(9)顶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药剂计量泵(6),所述菌剂储罐(7)的出料端通过连接管道与菌液混合罐(9)顶部的进料端连通,在菌剂储罐(7)的出料端与菌液混合罐(9)顶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菌剂计量泵(8),所述菌液混合罐(9)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菌液混合罐(9)底部的出料端通过连接管道与菌液培养仓(12)的进料端连接,在菌液混合罐(9)与菌液培养仓(12)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菌液泵(11),所述菌液培养仓(12)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3)的供电端分别与药剂计量泵(6)、菌剂计量泵(8)和菌液泵(11)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野外太阳能微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混合罐(9)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进水泵(4),所述菌液混合罐(9)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10),所述菌液培养仓(12)底部的内侧仓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菌液培养仓(12)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注液泵(14),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3)的供电端分别与进水泵(4)、搅拌装置(10)、加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斐姝,陈建平,苏建,黎秋君,戴书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