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可重构电路的电池状态评估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87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可重构电路的电池状态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电池组的单体电池重构电路;在所述单体电池重构电路中隔离所述电池单体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重构电路的电池状态评估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重构电路的电池状态 评估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针对电池单体的SOC估计方法在电动汽车和电网侧储能系统应用 中开展较多的研究。车载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中的电池SOC估计方法一般采用电 池“满充满放”的方式进行电池容量的核定,该方法适用于电池晚上开始充电时 0%的SOC到早晨充满电100%的SOC的应用场景,并且电池的充电容量取决于 很多因素,包括平均电流、充电截止电压、电解质温度和老化程度等。电池单 体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中并联或者串联适用,在串联的电池模组中如果某一电 池单体SOC达到100%该模组将停止充电,因此此时获得的电池模组容量并不 等于所有电池单体SOC达到100%时的容量。此外,针对于电动汽车运行过程 中的单体SOC估计,OCV

SOC映射曲线是纠正安时积分法的重要手段,但是 考虑到在较大的SOC区间内(30%~70%)OCV

SOC对应关系较为平坦,无法 实现电池SOC的精准对应,电池单体SOC估计过程中的鲁棒性和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重构电路的电池状态评估系统及方法, 通过改进电池状态评估方案,实现提高电池单体SOC估计过程中的鲁棒性和精 确度。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状态的分析方法,包括:
[0006]建立电池组的单体电池重构电路,所述电池组包括n个电池单体B
i
,i∈[1,n], 所述单体电池重构电路由2n+2个MOS开关、微控制器、2个二极管、负载RC 电路、1个电感L以及单刀双掷开关K组成,其中,各个所述电池单体B
i
之间 串联,所述微控制器与所有的MOS开关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电池单体B
i
串联在 MOS开关S
i1
与MOS开关S
i2
之间,所述MOS开关S
i2
的源极与MOS开关S
(i+1)1
的漏极串联,各个所述MOS开关S
i1
的源极和MOS开关S2的源极公用第一直 流母线连接到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一端,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一端串接二极 管D1后连接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第一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第一 不动端还连接电池单体B
n
的负极,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单刀 双掷开关K的第二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端连接到所述MOS开关 S2的漏极,MOS开关S
11
的漏极以及各个所述MOS开关S
i2
的漏极公用第二直 流母线连接到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MOS开关 S3的源极,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端,所述MOS 开关S
11
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DC的正极,所述直流电源DC的负极连接到所述 MOS开关S3的漏极,所述MOS开关S
11
的漏极与MOS开关S
12
的漏极之间并 联二极管D2;
[0007]在所述单体电池重构电路中隔离所述电池单体B
i
,形成由所述电池单体B
i
、 所述MOS开关S
i1
、所述MOS开关S3组成的B
i
测量回路,所述B
i
测量回路为 独立的回路;
[0008]向所述B
i
测量回路输入恒流I,使所述电池单体B
i
处于充电状态;
[0009]所述电池单体B
i
充电过程中,每隔T时间对所述B
i
测量回路执行一次断路 操作并静置1s,采集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端电压U
out
并记录成U
out
随时间t的变 化曲线;
[0010]基于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根据所述U
out
随时间t的变化 曲线分析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开路电压U
ocv
的表达式;
[0011]通过EKF算法,根据所述电池开路电压U
ocv
得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单体电 池状态S
t
的表达式。
[0012]较优地,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端电压U
out
并记录成U
out
随时间t的变 化曲线包括:
[0013]以执行断路操作的时刻为初始时刻,开始测量和记录所述U
out
,其中,测量 周期T为100ms,测量时长为10s,共测得100个数据点所述端电压U
out
的初始值为断路电压U0。
[0014]较优地,所述U
out
为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的输出端,充电状态下的所述 电池单体等效电路中所述U
out
、所述电池单体B
i
、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欧姆内阻 R0、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极化内阻R
c
依次串联,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极化电容C 并联在所述极化内阻R
c
两端。
[0015]较优地,所述基于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根据所述U
out
随 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析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开路电压U
ocv
的表达式包括:
[0016]建立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视所述U
ocv
与所述电池单 体B
i
的电动势E
t
数值相等,因此,充电状态下的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中的电 压等式关系为:
[0017]U
out
(t)=U
ocv
(t)+u
C
(t)+u
R0
(t)
[0018]其中,u
C
为所述极化内阻R
c
的电容端电压,u
R0
为所述欧姆内阻R0的电阻 端电压;
[0019]在所述B
i
测量回路处于没有外加激励的充电或断路状态时,所述极化内阻 R
c
和所述极化电容C构成阻容回路的零输入响应,得出0
+
时刻的所述电容端电 压u
C
数值:
[0020]u
C
(0
+
)=E
t
‑0[0021]u
C
(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状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电池组的单体电池重构电路,所述电池组包括n个电池单体B
i
,i∈[1,n],所述单体电池重构电路由2n+2个MOS开关、微控制器、2个二极管、负载RC电路、1个电感L以及单刀双掷开关K组成,其中,各个所述电池单体B
i
之间串联,所述微控制器与所有的MOS开关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电池单体B
i
串联在MOS开关S
i1
与MOS开关S
i2
之间,所述MOS开关S
i2
的源极与MOS开关S
(i+1)1
的漏极串联,各个所述MOS开关S
i1
的源极和MOS开关S2的源极公用第一直流母线连接到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一端,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一端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第一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第一不动端还连接电池单体B
n
的负极,所述负载RC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第二不动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端连接到所述MOS开关S2的漏极,MOS开关S
11
的漏极以及各个所述MOS开关S
i2
的漏极公用第二直流母线连接到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MOS开关S3的源极,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的动端,所述MOS开关S
11
的漏极连接直流电源DC的正极,所述直流电源DC的负极连接到所述MOS开关S3的漏极,所述MOS开关S
11
的漏极与MOS开关S
12
的漏极之间并联二极管D2;在所述单体电池重构电路中隔离所述电池单体B
i
,形成由所述电池单体B
i
、所述MOS开关S
i1
、所述MOS开关S3组成的B
i
测量回路,所述B
i
测量回路为独立的回路;向所述B
i
测量回路输入恒流I,使所述电池单体B
i
处于充电状态;所述电池单体B
i
充电过程中,每隔T时间对所述B
i
测量回路执行一次断路操作并静置1s,采集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端电压U
out
并记录成U
out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基于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根据所述U
out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析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开路电压U
ocv
的表达式;通过EKF算法,根据所述电池开路电压U
ocv
得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单体电池状态S
t
的表达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状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端电压U
out
并记录成U
out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包括:以执行断路操作的时刻为初始时刻,开始测量和记录所述U
out
,其中,测量周期T为100ms,测量时长为10s,共测得100个数据点所述端电压U
out
的初始值为断路电压U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状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
out
为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的输出端,充电状态下的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中所述U
out
、所述电池单体B
i
、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欧姆内阻R0、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极化内阻R
c
依次串联,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极化电容C并联在所述极化内阻R
c
两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状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根据所述U
out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析出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池开路电压U
ocv
的表达式包括:建立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视所述U
ocv
与所述电池单体B
i
的电动势E
t
数值相等,因此,充电状态下的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中的电压等式关系为:U
out
(t)=U
ocv
(t)+u
C
(t)+u
R0
(t)
其中,u
C
为所述极化内阻R
c
的电容端电压,u
R0
为所述欧姆内阻R0的电阻端电压;在所述B
i
测量回路处于没有外加激励的充电或断路状态时,所述极化内阻R
c
和所述极化电容C
c
构成阻容回路的零输入响应,得出0
+
时刻的所述电容端电压u
C
数值:u
C
(0
+
)=E
t

0u
C
(0
+
)=u
C
(0

)=U0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的回路电流i表示为,i(0
+
)=u
C
/R0所述B
i
测量回路在充电状态下断路后,所述极化内阻R
c
和所述极化电容C组成闭合阻容回路,i
C
为流过所述极化内阻R
c
的电流,当t

∞时,u
C

0,i
C

0,当t>0时,所述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满足一阶齐次微分方程:根据初始条件u
C
(0
+
)=u
C
(0

)=U0,求解所述一阶齐次微分方程得出所述电容端电压u
C
的表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振华周杨林张庆平慈松张爽王子毅夏绪卫王红军高博蔡建辉李学峰李永亮罗海荣王斌李秀广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