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80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充电系统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站充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市场新能源电动汽车与日俱增,相对于充电系统,换电模式的独特优势使其快速发展。在换电站快速崛起的同时,换电站内充电系统的使用率相比与市场定点投放的充电系统将大幅度提升,换电站的基建成本和余热循环利用将成为节约能源的关注重点。如何降低换电站能源损耗和余热循环利用,是目前业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0003]现有充电系统风冷却系统中AC

DC充电模块在充电过程中效率约为94%,在功率转换时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损耗,功率转换过程损耗的能量大多是通过被动冷却系统风扇传递到室外大气环境中扩散;其次,此种方案会造成风冷充电系统的余热无法收集和循环利用,直排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且此种方案会导致换电站的运营成本过高。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风冷系统热量直排示意图。AC

DC充电系统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直接排出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会有析锂现象,严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充电系统AC

DC模块、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式冷源、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主动式冷源通过管道连接AC

DC模块中的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通过管道连接电池模组中的加热流道,所述加热流道通过管道连接主动式冷源;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模组的电池温度,并将电池温度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电池温度控制主动式冷源工作,主动式冷源驱动冷却液流转循环将AC

DC模块中的余热传输到电池模组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

DC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接口、EMI单元、PFC功率单元、DC

DC单元、输出接口,所述控制器控制PFC功率单元中功率开关的开关频率,以调节所述余热的大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冷源中包括冷却液驱动泵和降温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冷凝片和散热风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中设有辅助加热器PTC。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AC

DC模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与加热流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进二出分水阀,其进水口连接散热流道,其第一出水口连接加热流道,其第二出水口连接主动式冷源。8.一种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驱动冷却液循环流经AC

DC模块和电池模组,将AC

DC模块中的余热传输到电池模组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余热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控制PFC功率单元中功率开关的开关频率,以调节所述余热的大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盈姚顺王璞徐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