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80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由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计算电力系统的总体碳流率,其中,碳流率根据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得到;判断总体碳流率是否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以及如果总体碳流率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则根据目标碳排放响应需求计算一位或多位碳表用户在碳排放响应时段内的目标碳减排量,按照目标碳减排量启动碳排放响应。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无法辨别碳表用户需求侧的实际用能碳排放强度,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对碳排放量进行有效调节,使得需求侧响应技术的碳排放调控能力较低,无法满足低碳排放需求等问题。无法满足低碳排放需求等问题。无法满足低碳排放需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低碳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需求侧响应是智能电网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随着居民用电需求的不断上升,在用电高峰时期容易产生峰值负荷,导致电网供需不匹配,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需求侧响应技术通过引导碳表用户用能行为,避开电力负荷高峰,进而减少用电峰值负荷,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需求侧的低碳运行是一种重要的减排途径。相关技术主要是从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的角度出发,针对需求侧的用电量进行调节。然而由于其无法辨别碳表用户需求侧的实际用能碳排放强度,缺乏针对碳排放的有效调节,需求侧响应技术的碳排放调控能力低,亟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0005]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发现作出的:
[0006]碳排放的分析与计算是实现需求侧碳排放响应的基础性与关键性工作,碳排放流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流分析思想的用能侧间接碳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由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计算电力系统的总体碳流率,其中,所述碳流率根据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得到;判断所述总体碳流率是否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以及如果所述总体碳流率大于所述碳排放响应阈值,则根据目标碳排放响应需求计算一位或多位碳表用户在碳排放响应时段内的目标碳减排量,按照所述目标碳减排量启动碳排放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计算总体碳流率,包括: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的线路潮流、各类电源出力和碳表用户负荷计算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根据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获取所述电力系统中各个碳表用户对应节点的碳排放强度,确定当前时段下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节点碳势;根据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节点碳势计算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得到所述总体碳流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i为节点,e
i
为第i(i=1,2,

,N)个系统节点的碳势,N为总体碳表用户数量,R
i
为碳表用户i的碳流率,定义为碳表用户在单位时间内随用能而消耗的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h,P
i
为碳表用户i的用电功率,单位为kW。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碳减排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F
i
为碳表用户i在碳排放响应时段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R
i,t
为碳表用户实时碳流率,T为当前时刻。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总体碳流率是否大于所述碳排放响应阈值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电力系统火电的总装机容量和火电平均碳排放强度确定所述碳排放响应阈值。6.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碳排放响应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模块,用于由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流率计算电力系统的总体碳流率,其中,所述碳流率根据每位碳表用户的碳排放流得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总体碳流率是否大于碳排放响应阈值;以及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扬昊李姚旺杜尔顺王鹏刘昱良魏招毅张宁康重庆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