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具有质轻、防火、隔音、保温等优点,广泛用于高层框架建筑、抗震地区建筑、严寒地区建筑等。
[0003]在切割工段中,坯体完成切割后,需进行90度翻转,将顶面、底面的余料去除。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吊机将坯体放置于翻转台上,并使用翻转台将坯体进行翻转,翻转台每次对一个坯体翻转去皮完成后,通过吊机将去皮完成的坯体吊走之后,才能将下一坯体放置于翻转台上,降低了工作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坯体加工效率低,加工时间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0),所述底架(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翻转坯体的第一支撑位;翻转架(20),与所述底架(10)相铰接,所述翻转架(2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二支撑位用于对翻转前的坯体进行支撑,所述翻转架(20)上还设有第三支撑位,所述第三支撑位用于对翻转后的坯体进行支撑;第一驱动结构(30),设置于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30)能够驱动待翻转坯体由所述第一支撑位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位;第二驱动结构(40),与所述翻转架(20)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0)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20)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20)上设置有支撑台(21),所述支撑台(2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1)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1)向上突出于所述支撑台(2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1)的上表面设置有滚动体(212),所述滚动体(212)适于与所述待翻转坯体下方的底板(50)滚动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0)为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缸筒与所述翻转架(20)相铰接,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架(10)相铰接。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劲松,黄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