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脂质组学技术获得的判断PFOS暴露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脂质组学技术获得的判断PFOS暴露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分子式为C8F
17
SO3,是辛烷磺酸的全氟代化合物,同时全氟辛烷磺酸也是全氟化合物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合物之一。由于PFOS具有较低的分子极化率,并且C
‑
F键具有很短的键长和较高的键能,因此PFOS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产品中,如化妆品、地毯、皮革、金属电镀、蜡、半导体、农药、纸张、纺织和消防泡沫等。PFOS自19世纪40年代由3M公司开始生产,随着合成工艺和技术的进步,PFOS在全球的生产量大幅增长,在1970至2002年间,PFOS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总产量达9.6万吨,向废水中的排放量约为2700吨。但是由于PFOS的稳定性,使得PFOS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PFOS还具有生物富集性和长距离迁移特性,甚至在南极的企鹅和海豹体内都发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6个脂质化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预测生物体是否处于全氟辛烷磺酸毒性环境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26个脂质化合物包括1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3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2个N
‑
酰基乙醇胺脂质化合物,9个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1个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所述1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为LPC 15:0、LPC 16:0、LPC 16:1、LPC 17:0、LPC 18:0、LPC 18:1、LPC 18:2、LPC 20:1、LPC 20:2、LPC 20:3和LPC 20:4;所述3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LPE 16:0、LPE 18:0和LPE 18:2;所述2个N
‑
酰基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NAE 20:0和NAE 26:5;所述9个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为PC 34:1、PC 34:2、PC 36:2、PC 36:4、PC 38:4、PC 38:5、PC 38:6、PC 40:6和PC 40:7;所述1个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PE 38:4。2.检测26个脂质化合物的含量的物质在制备预测生物体是否处于全氟辛烷磺酸毒性环境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26个脂质化合物包括1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3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2个N
‑
酰基乙醇胺脂质化合物,9个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1个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所述11个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为LPC 15:0、LPC 16:0、LPC 16:1、LPC 17:0、LPC 18:0、LPC 18:1、LPC 18:2、LPC 20:1、LPC 20:2、LPC 20:3和LPC 20:4;所述3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LPE 16:0、LPE 18:0和LPE 18:2;所述2个N
‑
酰基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NAE 20:0和NAE 26:5;所述9个磷脂酰胆碱脂质化合物为PC 34:1、PC 34:2、PC 36:2、PC 36:4、PC 38:4、PC 38:5、PC 38:6、PC 40:6和PC 40:7;所述1个磷脂酰乙醇胺脂质化合物为PE 38: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为试剂、试剂盒和/或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获取所述生物体血清样本脂质代谢指纹图谱的系统。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瑞,邱静,王天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