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67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由预制墙体、预制连梁、PVC套筒、连梁阻尼器、预应力筋、基础组成。连梁阻尼器由外套筒、碟簧组、耗能软钢、碟簧挡板、约束筋、约束片、内套筒组成。无论连梁阻尼器在拉力或压力下,均能够产生足够的复位力,回到初始长度,并且在拉压变形中充分耗能。在风或地震作用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的墙体会发生刚体转动,连梁阻尼器会在拉伸和压缩中耗能,减小振动响应,在风或地震作用结束后,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会回到初始位置,残余变形较小,无需修复或快速修复后即可使用。修复后即可使用。修复后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恢复功能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一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不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灾后的生活,间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以保护生命为首要目标,通过延性设计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甚至倒塌,从而为逃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已有的消能减震和隔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响应,减少结构破坏,这方式确实降低了地震造成的危害,但是不能减少灾后重建的时间。
[0003]可恢复功能结构通过耗能机制、可更换机制、自复位机制和摇摆机制可以解决震后快速恢复的问题。联肢剪力墙作为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存在地震作用后残余变形较大,连梁修复困难的问题。而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耗能连梁的研究,虽然能够增加结构的耗能,并实现连梁可更换,但是不能解决结构残余变形较大的问题。同时,为了工程实际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研发一种具备自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竖向安装在基础(6)上的预制墙体(1)以及多个横向安装在一对预制墙体(1)上的预制连梁(2),所述一对预制墙体(1)之间设置多个连梁阻尼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阻尼器(4)由外套筒(7)、碟簧组(8)、耗能软钢(9)、碟簧挡板(10)、约束筋(11)、约束片(12)、内套筒(13)组成,所述外套筒(7)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末端设有紧固件,所述内套筒(13)的挡板、碟簧挡板(10)、碟簧组(8)穿在中心轴上,拧动紧固件为碟簧组(8)施加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13)、外套筒(7)采用强度等级为Q345或在Q345以上等级的钢材制得,厚度至少是耗能软钢的2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阻尼器(4)与预制连梁(2)采用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连梁阻尼器的预制双肢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软钢(9)采用屈服强度小于等于235MPa的钢材,两端与套筒相连的部分截面积相对中段较大,保证在受力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正汪晏李星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