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51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运维服务器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包括:多元信息采集单元,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声纹采集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运维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模型库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模型。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运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主要形式。智能变电站在技术上实现了二次系统的完整在线监测,使得智能变电站技术由概念变为具有技术先进性的新型式变电站。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二次设备的在线监视与分析主要处理与解决的是继保设备、故障滤波装置的相关信息,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与可视化工作是智能设备检修的重要部分。
[0003]然而,尽管现有的变电站技术能够获取大量在线监测信息,全面了解二次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状态,但在现有的监控后台等有可能实现信息高级应用的设备上,仅采用了信息捕获加简单提取即逐条显示的方法,运行人员需根据报文含义作出处理决定。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太过简单,对信息的挖掘深度远未能体现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优势,没有实现对信息智能化分析的预期。
[0004]传统变电站监视系统具有多种形式结构,但绝大部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直观性不足,因为这些传统系统所采集的信息大多为平面数据,这种数据每一个只能代表局部的状态,同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需要审查人员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将其串联起来,而变电站运作信息的多面性较强,其信息传出量巨大,使得人工逻辑思维处理信息的难度增大,无法直观判别信息发出的方位。同时人工依靠二维监测所得出的结果是不完整的,并没有深入对二次设备状态进行检测,不利于变电站状态维护工作的质量。此外针对某些设备,其缺陷在使用当中如果不能被尽早发现,出现更严重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的监控工作的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变电站的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运维服务器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包括:
[0007]多元信息采集单元,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声纹采集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运维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模型库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
[0008]进一步地,运维服务器包括设备状态监测单元,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解析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从而获得待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嵌入到模型库中。
[0009]进一步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针对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训练,以形成模型参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模型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
[0010]进一步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针对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训练,以形成模型参数,并根据模型参数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设备状态监测单元利用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对模型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
[0011]进一步地,模型库利用全景技术构建模型库的模型;和/或,模型库在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提供的窗口界面下建立变电站的模型。
[0012]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多个相间隔设置的摄像头,多个摄像头与待监测设备相对设置,以通过多个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至多元信息采集单元。
[0013]进一步地,声纹采集设备包括多个音频采集装置,多个音频采集装置安装在待监测设备处,以实时采集待监测设备的运转噪声,从噪声中提取反映待监测设备运转状态的声纹信息,并将声纹信息发送至多元信息采集单元。
[0014]进一步地,温度采集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待监测设备连接,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多元信息采集单元。
[0015]进一步地,温度采集设备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获取运维服务器的温度信息并将运维服务器的温度信息发送至多元信息采集单元。
[0016]进一步地,温度采集设备通过镜像待监测设备的自检信息获取温度信息,以对温度信息进行采集并实时上传至多元信息采集单元。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变电站的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运维服务器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包括:多元信息采集单元,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声纹采集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运维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模型库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采用上述设置,通过3D全景展示直观了解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有效分析二次设备状态评估,及早发现功能缺陷,预防设备带病运行,从而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监控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监控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运维主站;1、图像采集设备;2、声纹采集设备;3、温度采集设备;4、运维服务器;41、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2、模型库;43、设备状态监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5]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变电站的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2,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3,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4,运维服务器4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10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4包括: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1、声纹采集设备2和温度采集设备3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变电站的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2),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3),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4),所述运维服务器(4)与所述变电站的运维主站(10)通信连接,所述运维服务器(4)包括: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所述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1)、声纹采集设备(2)和温度采集设备(3)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所述图像信息、所述声纹信息以及所述温度信息;所述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的输入端与所述运维主站(10)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所述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42),所述模型库(42)的输入端与所述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所述图像信息、所述声纹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所述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服务器(4)包括设备状态监测单元(43),所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43)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41)的输出端连接,以解析所述图像信息、所述声纹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从而获得所述待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嵌入到所述模型库(4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43)针对所述图像信息、所述声纹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训练,以形成模型参数;所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43)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模型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所述模型库(42)中的模型的准确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43)针对所述待监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兵肖永立赵肖余孙军刘政陈昕古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