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47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本体的下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把手和第三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三把手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本体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板与第二按板,所述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通过第一卡紧机构连接有加压管,所述本体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按板的一端设有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一边对患者体内灌入骨水泥一边进行压力的调节的工作,避免由于在灌入骨水泥的过程中未加压而导致骨水泥弥散不开,又能够避免在关节处因为加压过大而导致骨水泥泄露问题的发生,进而大大增加了装置使用的高效性。进而大大增加了装置使用的高效性。进而大大增加了装置使用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骨水泥注射
,具体为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2.5亿人次,而骨质疏松是老年疾病的常见病之一。患者一旦患有由骨质疏松且随着病情加重,身体承重部位容易发生骨折。骨折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此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会进一步加剧身体损伤和治疗费用支出。早期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控制,缓解骨内钙及胶原等物质的流失。一旦骨质疏松加剧而引发骨折,临床治疗主要是手术方式。通常需要植入骨钉、骨板或体内灌注骨水泥从而加固患者骨折部位。联想到腰椎椎弓根钉在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时,可采用骨水泥技术即刻加固骨质强度,那么在肩袖撕裂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进行操作,如果事先已经判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以预先建立骨道,先注入骨水泥,即刻提高局部的力学强度,然后再拧锚钉。这样等骨水泥凝固以后,锚钉在局部的力学强度大大提高,再进行常规缝合,此时锚钉就不容易失效,术后也可以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提高手术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本体(1)的下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把手(3)和第三把手(4),所述第二把手(3)与第三把手(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两个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侧与第一把手(2)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板(6)与第二按板(7),所述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箱(8),所述连接箱(8)内通过第一卡紧机构连接有加压管(9),所述本体(1)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把手(3)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第二按板(7)的一端设有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三把手(4)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0),所述本体(1)内分别设有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和第三空腔(13),所述第一连接板(10)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空腔(11)内,所述第一连接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14),所述第一齿板(14)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板(16),所述第二齿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的一侧贯穿第二空腔(12)并活动设于第三空腔(13)内,所述推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18),所述推板(18)的形状与第三空腔(13)相匹配,所述第三把手(4)的一侧通过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所述第二连接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20),所述第二连接板(19)与拉杆(20)均与本体(1)壁体滑动连接,所述拉杆(20)与本体(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拉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1),所述第一挡板(21)滑动连接于进气口(22)内,所述进气口(22)固定设于本体(1)壁体内,所述第二连接板(19)上设有与第二按板(7)相匹配的滑孔(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调节灌注压力的医用骨水泥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与第二把手(3)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24),所述第三连接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板(25),所述第三齿板(25)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锥齿轮(28)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9),所述第二锥齿轮(2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轴(30),所述第二空腔(1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1),所述空心轴(30)的一侧转动设于固定箱(31)外,所述空心轴(3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2),所述第三齿轮(32)啮合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齿轮(33),所述第四齿轮(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