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4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侧壁设有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外环绕有第一弹簧,连接环内设有泄压空腔,泄压空腔内存储有电解液,上盖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的泄压通道,泄压空腔内设有泄压管道,泄压管道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设置,第一弹簧用于带动连接管道向泄压管道方向移动,连接管道移动后与泄压管道连通,通过对泄压空腔内电解液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电解液能够对泄压管道实现密封,同时能够对由于电容器内部电解液丧失导致压力降低时能够对电解液实现自动补充,从而适用于满足电容器泄压以及补液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高低温冲击、电荷游离的情况导致其内部会产生气体,而由于电容器本身内部密封需要,导致其内部压力不断增大,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05869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液封泄压阀,其中具体公开了包括阀体、阀帽、阀芯、弹簧、垫圈、过滤膜、密封圈、堵头和电解液,其中通过弹簧连接的堵塞部来封堵底孔,从而在电容器内部泄压时通过堵塞部受挤压产生位移,从而开放底孔,使得内部压力泄出,同时由于底孔开放,使得部分电解液进入电容器中对电容器进行补液,该装置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缺陷:该补液方式仅适用于由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大而触发的补液,而大多数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并不需要补液,而面对泄露等原因造成的电容器内部压力过小时,该装置无法起到补液作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壳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实现自动泄压,同时在壳体内部压力过小时能够对其进行补液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壳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实现自动泄压,同时在壳体内部压力过小时能够对其进行补液的电容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底座并与底座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存储有电解液并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上盖上固定设有连接环并通过连接环套接底座实现密封,所述底座侧壁对应第一腔室位置设有与第一腔室贯通的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外环绕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环内设有泄压空腔,所述泄压空腔内存储有电解液,所述上盖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空腔内设有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连接管道向泄压管道方向移动,所述连接管道移动后与泄压管道连通。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空腔剖面为U形,所述上盖内设有暂存空腔并与泄压空腔远离泄压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泄压空腔向暂存空腔方向设有引导斜面,所述暂存空腔内设有与泄压空腔连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处活动设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回流口,所述泄压管道上活动设有与封堵件配合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移动后控制封堵件关闭回流口。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件包括套管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管套设泄压管道并沿泄压管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簧环绕泄压管道设置并与套管一端连接,所述套管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的抵触面,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保持抵触面与泄压管道一端抵触,所述抵触面对应泄压管道内径设有受力面,所述套管用于与封堵件配
合,所述套管移动带动封堵件打开或关闭回流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件包括第三弹簧、位移块和封堵板,所述回流口内设有圆环状的隔离板并通过隔离板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位移块安设在第一空腔内并通过第三弹簧与隔离板连接,所述位移块靠近隔离板的一端设有贯穿至第二空腔的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封堵板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用于保持封堵板与隔离板抵触,所述封堵板与隔离板抵触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封闭,所述套管侧面对应位移块设有缺口,所述套管移动后所述缺口与位移块对齐并相互配合,所述位移块通过第三弹簧带动封堵板移动,所述封堵板移动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靠近封堵板的一端设有球形连接件,所述封堵板对应球形连接件设有球形凹槽并与球形连接件球面副连接,所述封堵板靠近隔离板的一面与隔离板同轴设有第一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弹性密封圈用于与隔离板抵触实现密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管道套接连接管道,所述泄压管道靠近连接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弹性密封圈周向设有弹性薄膜并通过弹性薄膜与泄压管道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为台形或圆弧状。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对泄压空腔内电解液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电解液能够避免泄压管道和泄压通道直接连通,从而造成密封腔室内污染,同时通过电解液能够对泄压管道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外界气压能够对由于电容器内部电解液丧失导致压力降低时对密封腔室内的电解液实现自动补充,从而适用于满足电容器泄压以及补液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视图;
[001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图2B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图2A处局部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1、底座;2、上盖;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连接环; 6、贯通通道;7、连接管道;8、第一弹簧;9、泄压空腔;10、泄压通道;11、泄压管道;12、暂存空腔;13、引导斜面;14、回流口;15、封堵件;16、控制件;17、套管;18、第二弹簧;19、抵触面;20、缺口;21、第一段;22、第二段;23、第三弹簧;24、位移块;25、封堵板;26、隔离板;27、第一空腔;28、第二空腔;29、连接杆;30、球形连接件;31、球形凹槽;32、第一弹性密封圈;33、第二弹性密封圈;34、弹性薄膜;35、内芯;36、连接段; 37、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 盖设底座1并与底座1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3 和第二腔室4,所述第二腔室4内存储有内芯35,所述第二腔室4内设有电解液并覆盖内芯35,所述第二腔室4与第
一腔室3连通,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与底座1为一体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和底座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2上固定设有连接环5并通过连接环5套接底座1实现密封,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5内安设有密封圈并套设底座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靠近上盖2的一端外环绕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连接环5内侧面螺纹连接实现密封,所述底座1侧壁对应第一腔室3位置设有与第一腔室3贯通的贯通通道6,所述贯通通道6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7,所述连接管道7外环绕有第一弹簧8,所述连接环5内设有泄压空腔9,所述泄压空腔9内存储有电解液,所述上盖2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9的泄压通道10,所述泄压空腔9内设有泄压管道11,所述泄压管道11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即位于泄压空腔9内的电解液液面高于泄压管道11一端从而对泄压管道11实现密封,所述泄压管道11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6设置,所述第一弹簧8用于带动连接管道7向泄压管道11方向移动,所述连接环5与底座1螺纹连接后所述连接管道7与泄压管道11对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盖设底座(1)并与底座(1)形成密封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室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所述第二腔室(4)内存储有电解液并与第一腔室(3)连通,所述上盖(2)上固定设有连接环(5)并通过连接环(5)套接底座(1)实现密封,所述底座(1)侧壁对应第一腔室(3)位置设有与第一腔室(3)贯通的贯通通道(6),所述贯通通道(6)内活动设有连接管道(7),所述连接管道(7)外环绕有第一弹簧(8),所述连接环(5)内设有泄压空腔(9),所述泄压空腔(9)内存储有电解液,所述上盖(2)上设有连通至泄压空腔(9)的泄压通道(10),所述泄压空腔(9)内设有泄压管道(11),所述泄压管道(11)一端伸入电解液内,另一端对应贯通通道(6)设置,所述第一弹簧(8)用于带动连接管道(7)向泄压管道(11)方向移动,所述连接管道(7)移动后与泄压管道(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空腔(9)剖面为U形,所述泄压空腔(9)两端分别与泄压通道(10)和泄压管道(11)连接,所述上盖(2)内设有暂存空腔(12)并与泄压空腔(9)远离泄压通道(10)的一端连接,所述泄压空腔(9)向暂存空腔(12)方向设有引导斜面(13),所述暂存空腔(12)内设有与泄压空腔(9)连通的回流口(14),所述回流口(14)处活动设有封堵件(15),所述封堵件(15)用于封堵回流口(14),所述泄压管道(11)上设有与封堵件(15)配合的控制件(16),所述控制件(16)用于控制封堵件(15)打开或关闭回流口(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泄压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16)包括套管(17)和第二弹簧(18),所述套管(17)套设泄压管道(11)并沿泄压管道(1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簧(18)环绕泄压管道(11)设置并与套管(17)一端连接,所述套管(17)远离第二弹簧(18)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的抵触面(19),所述第二弹簧(18)用于保持抵触面(19)与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乐李昌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威斯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