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3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采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及其装置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针对疑似矿区进行三维勘测,其中,通过资料对疑似地区的地块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存在玄武岩矿区的可能性;对地块进行钻孔取样,从而确定当前地块中的矿物含量及其深度,以选出初步的地点并进行后续的探测。该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通过三维勘测和三维模拟来获取到矿区地下的地貌,并分析出矿区、空洞区、暗流区和坚硬岩石区,从而在开采前能够有效的对采矿路线进行规划,从而从富矿区和坚硬岩石少的区域进行开采,并有效的规避空洞和暗流的风险,达到了提升采矿效率的效果。升采矿效率的效果。升采矿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采矿
,具体为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储量模型,是一种通过设备对地下矿藏储量进行探测的一种方式,通过探测的结果来推定矿藏的储量,从而确定时候具有开采价值。
[0003]玄武岩矿藏一般在开采的时候,都是根据地壳运动和表露的矿来推定是否处于主矿区,然后进行矿藏的开挖,开挖过程,经常会因为不了解矿藏地下的储量和走势,从而导致取矿量达不到预期,开采效率十分的低下。
[0004]可见,亟需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用于对矿藏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升采矿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具备提升采矿效率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采矿效率低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1>针对疑似矿区进行三维勘测,其中,通过资料对疑似地区的地块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存在玄武岩矿区的可能性;
[0010]对地块进行钻孔取样,从而确定当前地块中的矿物含量及其深度,以选出初步的地点并进行后续的探测;
[0011]2>根据1>所得到探测结果,从而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计算机根据整合的数据进行仿真建模,从而在计算机中生产矿区的地下矿物分布模型实现三维模拟;
[0012]3>根据步骤2>所建立的三维模拟图形指定开采计划,分别确定矿区的空洞区和主矿区的位置,并合理的规划出开采的路线;
[0013]4>根据步骤3>中所制定的开采计划进行开采作业,作业过程中将矿区三维模拟图形打印并分发至各个负责人和巡查人员,定期对矿区中的开采路线进行确认,从而避开地下水区和孔洞区;
[0014]5>开采完成的玄武岩传输至精加工区域进行精细分类,细小颗粒归类至研磨材料区,杂质含量大的最为道路修建材料进行分类,而体型大纯度高的传输至后续工序中作为精细材料使用。
[0015]通过步骤1>筛选出疑似含有矿物的地块,然后通过在进行初步的探测,从而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以提升寻矿的效率,确定疑似矿区后再进行设备的探测,从而对地下矿
脉的走势及其周边的区域进行扫描以确定地下的地貌,从而方便技术人员对采矿可行性和采矿路径进行分析和设计采矿方案,从而提升采集的效率以及最大程度的规避采矿中包含的风险,且通过巡查人员定期的对采矿区域进行巡查,以规避作业偏离预定路线而造成作业风险,粗矿采集完成后,通过筛选来对矿石进行分类,以增加矿石的利用率。
[0016]优选的,步骤1>中的后续勘测包括声波探测和硬度探测,根据声波的反射度不同从而分辨出空洞区、暗流区和岩石区。
[0017]声波在与材质进行接触的时候,会因为材质的不用,会反射处不同速率的波段,从而对物体的外形和材质进行区分,使用的声波为具有贯穿性的。
[0018]优选的,所述岩石区根据密度的不同和材质的不同,声波的反射率也不同,从而分辨出矿藏区、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从而在开采的时候从低密度区进行开采。
[0019]将岩石区根据密度和材质进行区分,从而在开采的时候能够从低密度区域进行开采,从而节省了开采时间,并且能够直接定位至含有大量矿藏的区域,从而避免开采到分支矿脉而导致收益减少。
[0020]优选的,三维模拟中的各个区域通过不同颜色进行表示,暗流为蓝色、空洞区域为黑色、岩石的硬度通过浅红至深红表示,并配置有颜色比对卡。
[0021]使用颜色进行区分,从而在计算机中能够直观的对区域进行划分,以方便技术人员和规划人员直观的了解到各个区域的情况。
[0022]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中的成分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机构;
[0023]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锚杆,所述固定锚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加固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右限位架和左限位架,所述左限位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轴心连接有传动带;
[0024]所述钻孔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管,所述传动套管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轴承;
[0025]所述转杆机构包括钻孔杆和延伸钻杆,所述钻孔杆和延伸钻杆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钻孔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延伸钻杆的底部固定连有多面杆。
[0026]在进行成分取样的时候,通过车载或人工搬运将设备运输至山区的内部,然后通过固定锚杆插入到地块中并通过加固板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随后将转杆机构插入到传动套管的内部,并启动电机带动转杆机构转动,同时电机会通过传动带来带动传动轮转动,从而使左限位架上的辊轴对转杆机构施加向下的压力,避免转杆机构自转而不向下打孔,当钻孔杆下降至右限位架和左限位架底部的时候,在钻孔杆的顶部插入延伸钻杆并使用螺栓固定,从而通过辊轴继续压迫延伸钻杆使整个转杆机构下降打孔,当打孔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反向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将转杆机构提升出地块的内部,打孔过程中的土壤会保留在钻孔杆和延伸钻杆中间的空腔内,从而方便技术人员对土壤分层情况和土壤所含物质进行分析,整个装置使用方便且体型较小,方便在山林中使用。
[002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内部为空腔,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啮合,电机同时带动传动带。
[0028]支撑台内部的空腔用于安装传动装置并对钻孔机构进行支撑限位,传动装置为电机或任何能够输出动力的设备,且能源为锂电池供电或燃料供能,从而在减少重量的同时
方便进行使用。
[0029]优选的,所述右限位架和左限位架的顶端均设置有辊轴,且辊轴均与转杆机构的外表面搭接,所述传动轮与左限位架顶端辊轴传动连接。
[0030]右限位架和左限位架均用于对转杆机构件限位,从而在转杆机构垂直立直的时候保持稳定,而通过传动轮对左限位架顶端的辊轴传输动力,从而通过辊轴对转杆机构施加压力,避免转杆机构原地转动而会进行打孔和上升。
[0031]优选的,所述加固板与固定锚杆的下段上部搭接,所述加固板的轴心开设有贯穿孔被钻孔杆贯穿,所述加固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
[0032]固定锚杆的下端用于对加固板进行限位,在钻孔的时候,通过加固板与地面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并在转孔的时候能够放置杂物垂直的飞起伤人。
[0033]优选的,所述传动套管贯穿传动齿轮的轴心,所述传动套管位于传动齿轮底部的部分内壁设置有与钻孔杆表面相适配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疑似矿区进行三维勘测,其中,通过资料对疑似地区的地块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存在玄武岩矿区的可能性;对地块进行钻孔取样,从而确定当前地块中的矿物含量及其深度,以选出初步的地点并进行后续的探测;2>根据1>所得到探测结果,从而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计算机根据整合的数据进行仿真建模,从而在计算机中生产矿区的地下矿物分布模型实现三维模拟;3>根据步骤2>所建立的三维模拟图形指定开采计划,分别确定矿区的空洞区和主矿区的位置,并合理的规划出开采的路线;4>根据步骤3>中所制定的开采计划进行开采作业,作业过程中将矿区三维模拟图形打印并分发至各个负责人和巡查人员,定期对矿区中的开采路线进行确认,从而避开地下水区和孔洞区;5>开采完成的玄武岩传输至精加工区域进行精细分类,细小颗粒归类至研磨材料区,杂质含量大的最为道路修建材料进行分类,而体型大纯度高的传输至后续工序中作为精细材料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后续勘测包括声波探测和硬度探测,根据声波的反射度不同从而分辨出空洞区、暗流区和岩石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区根据密度的不同和材质的不同,声波的反射率也不同,从而分辨出矿藏区、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从而在开采的时候从低密度区进行开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其特征在于:三维模拟中的各个区域通过不同颜色进行表示,暗流为蓝色、空洞区域为黑色、岩石的硬度通过浅红至深红表示,并配置有颜色比对卡。5.一种基于储量模型的玄武岩精细化采矿工艺中的成分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钻孔机构(2),所述钻孔机构(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台(101),所述支撑台(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锚杆(102),所述固定锚杆(1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加固板(103),所述支撑台(101)的顶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兴相孙小光吴琼胡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投嵊兴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