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3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特征在于:矿块沿矿体倾向,所述矿块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内布置分段凿岩巷,每个所述分段的顶端施工设置充填井,所述矿块留设顶底柱及间柱,中段运输巷道沿所述矿体走向脉内布置在所述顶底柱的底部,通风人行天井布置在所述间柱的顶部,所述通风人行天井与所述中段运输巷道及所述分段凿岩巷,切割天井布置在所述间柱与所述分段凿岩巷连接处一侧沿所述矿体倾向向上,所述分段凿岩巷的中部布置布置一个倒车硐室,所述分段凿岩巷与所述倒车硐室水平垂直连通,所述倒车硐室之间通过倒车硐室联络巷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废石量,机械化程度高,人员的操作环境好、安全度高。安全度高。安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倾角30
°
~50
°
、厚度5~15m的倾斜中厚矿床开采过程中多采用分段空场法、爆力运搬法、阶段法或分层充填法,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凿岩台车凿岩、铲运机(或电耙)出矿,虽然采矿效率高,施工安全性强,但是布置大量的脉外采切工程,导致废石量大、矿石贫化率、损失率高。
[0003]采用分段空场法对矿体进行开采,布置脉外分段巷道、装矿横巷、溜井、溜井联络道等大量的脉外工程,导致废石量大、矿石贫化率、损失率高。采空区暴露面积大,安全性低。
[0004]采用分段爆力运搬采矿法对矿体进行开采,一般情况下,沿矿体走向划分为若干个采区,采区内划分5~7个矿块。采区、矿块间留设永久连续矿柱。矿块留设顶柱、底柱。将矿块沿倾向划分为若干分段,在凿岩上山中凿岩,爆破时凭借炸药爆破的能量,将矿石抛掷到分段平巷,用电耙耙至脉内天井装车,该采矿方法采用凿岩机凿岩、电耙出矿,采场生产能力小、生产效率低、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减少了废石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设备生产能力大、效率高,人员的操作环境好、安全度高,采用机械化开采,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方便管理,减少了生产环节,有效降低了矿石贫化率,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特征在于:矿块沿矿体倾向,所述矿块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内布置分段凿岩巷,每个所述分段的顶端施工设置充填井,所述矿块留设顶底柱及间柱;
[0008]中段运输巷道沿所述矿体走向脉内布置在所述顶底柱的底部,通风人行天井布置在所述间柱的顶部,所述通风人行天井与所述中段运输巷道及所述分段凿岩巷,切割天井布置在所述间柱与所述分段凿岩巷连接处一侧沿所述矿体倾向向上,所述分段凿岩巷的中部布置布置一个倒车硐室,所述分段凿岩巷与所述倒车硐室水平垂直连通,所述倒车硐室之间通过倒车硐室联络巷连通。
[0009]所述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中:所述中段运输巷道的断面4m
×
3.83m,所述通风人行天井的断面为2.0m
×
2.0m,所述分段凿岩巷的断面为4.0m
×
3.83m。
[0010]所述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中:所述切割天井的断面为2m
×
2m,所述倒车硐室的断面为4.0m
×
3.83m,所述倒车硐室供通风通道及安全出口。
[0011]所述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中:所述分段凿岩巷内钻凿向上扇形中深孔,所述中深孔的孔径65mm,所述中深孔的排距1.5m,所述中深孔的孔底距1.8~2.2m,所述中深孔的孔深小于15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采用脉内布置分段凿岩巷的分段空场法,分段凿岩巷布置在脉内,取消底部结构,减少脉外分段巷道、装矿横巷、溜井、溜井联络道等大量的脉外工程,减少了废石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0014](2)在分段凿岩巷布置倒车硐室,利于凿岩台车、铲运机、地下卡车等设备作业,机械化程度高,设备生产能力大、效率高,人员的操作环境好、安全度高。
[0015](3)采用机械化开采,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方便管理,减少了生产环节,有效降低了矿石贫化率,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0016](4)倒退式回采顺序保证了凿岩、铲装、运输时时人员的作业安全。
[0017](5)解决了倾斜中厚矿体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存在的脉外工程多,废石量大、生产成本高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的A

A剖视结构图。
[0020]图3为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的B

B剖视结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中段运输巷道;2

分段凿岩巷;3

切割天井;4

通风人行天井;5

顶底柱;6

间柱;7

充填井;8

倒车硐室;9

倒车硐室联络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特征在于:矿块沿矿体倾向,所述矿块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内布置分段凿岩巷2,所述分段凿岩巷2的断面为4.0m
×
3.83m,所述分段凿岩巷2内钻凿向上扇形中深孔,孔径65mm,排距1.5m,孔底距1.8~2.2m,孔深小于15m,每个所述分段的顶端施工设置充填井7,所述矿块留设顶底柱5及间柱6。
[0023]中段运输巷道1沿所述矿体走向脉内布置在所述顶底柱5的底部,所述中段运输巷道1的断面4m
×
3.83m,通风人行天井4布置在所述间柱6的顶部,所述通风人行天井4的断面为2.0m
×
2.0m,所述通风人行天井4与所述中段运输巷道1及所述分段凿岩巷2,切割天井3布置在所述间柱6与所述分段凿岩巷2连接处一侧沿所述矿体倾向向上,所述切割天井3的断面为2m
×
2m,所述分段凿岩巷2的中部布置布置一个倒车硐室8,所述分段凿岩巷2与所述倒车硐室8水平垂直连通,所述倒车硐室8的断面为4.0m
×
3.83m,所述倒车硐室8供通风通道及安全出口,所述倒车硐室8之间通过倒车硐室联络巷9连通。
[0024]实施例中矿块沿矿体倾向,所述矿块留设顶底柱5及间柱6,中段运输巷道1沿所述矿体走向脉内布置在所述顶底柱5的底部,通风人行天井4布置在所述间柱6的顶部,所述矿块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的底部布置分段凿岩巷2,切割天井3布置在所述间柱6与所述分段凿岩巷2连接处一侧沿所述矿体倾向向上,分段出矿的方式进行回采,矿块内自
上而下逐分段回采,回采从所述切割天井3处开始,沿矿体走向脉内斜坡道一侧推进。所述分段凿岩巷2内采用凿岩台车集中凿岩,钻凿上向扇形中深孔,先对所述切割天井3进行扩槽,形成足够自由面后,再进行多排扇形中深孔爆破,一次爆破4~6排炮孔,微差爆破,爆下的矿石落入所述分段凿岩巷2,由铲运机装入地下卡车,再由地下卡车经所述分段凿岩巷2、脉内斜坡道运走。
[0025]上分段回采结束后,再施工余下各分段的倒车硐室8、切割天井3、倒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构,其特征在于:矿块沿矿体倾向,所述矿块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内布置分段凿岩巷(2),每个所述分段的顶端施工设置充填井(7),所述矿块留设顶底柱(5)及间柱(6);中段运输巷道(1)沿所述矿体走向脉内布置在所述顶底柱(5)的底部,通风人行天井(4)布置在所述间柱(6)的顶部,所述通风人行天井(4)与所述中段运输巷道(1)及所述分段凿岩巷(2),切割天井(3)布置在所述间柱(6)与所述分段凿岩巷(2)连接处一侧沿所述矿体倾向向上,所述分段凿岩巷(2)的中部布置布置一个倒车硐室(8),所述分段凿岩巷(2)与所述倒车硐室(8)水平垂直连通,所述倒车硐室(8)之间通过倒车硐室联络巷(9)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倾斜中厚矿体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孙俊奇张然宋维鹏刘凯张玉龙孟庆新胡爱民仝庆亮苏东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