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宜专利>正文

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3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包括立柱和地基,还包括承载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槽和承载体,所述承载槽为同轴设置于立柱外的环形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所述左承载体包括壳体和第一减振件,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加固组件,所述夹紧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夹持在承载体上方的立柱两侧的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且左右对称的左加固组件和右加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古建筑立柱与地基的连接强度低,在道路下穿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古建筑的安全稳定和古建筑难以阻挡道路下穿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的问题。响的问题。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保护
,具体涉及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因此,立柱是用以承载古建筑的重要结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道路下穿施工,难以避免的会经过古建筑所在附近的地基,而道路下穿施工常会因盾构、爆破等破坏性施工引起土体振动或流动,进而影响施工地附近古建筑的安全稳定,由于古建筑常用立柱进行支撑,道路下穿施工最先影响的就是古建筑的立柱,而古建筑立柱在当时建造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落后,立柱与地基的连接强度低,容易产生沉降或晃动,此外,立柱难以阻挡由于道路下穿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古建筑立柱与地基的连接强度低,在道路下穿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古建筑的安全稳定和古建筑难以阻挡道路下穿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能够保护古建筑的安全稳定。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包括立柱和地基,所述立柱下部位于地基内,还包括承载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槽和承载体,所述承载槽为向地基内部凹陷的、同轴设置于立柱外的环形槽体,所述承载槽的底面低于立柱的下端,所述承载体包括形状大小均相同、对称设置于承载槽的左部和右部内的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所述左承载体包括壳体、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所述壳体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所述外板体为外侧面下部和承载槽的外环内侧面左部接触的弧形板体,外板体上端高于承载槽,所述内板体为和外板体的形状相同的弧形板体,内板体的内侧面下部和承载槽的内环外侧面左部接触,外板体和内板体上端之间连接有上封板、下端之间连接有下封板构成半圆形环状体,所述外板体和内板体的下部之间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外板体、下封板和内板体共同构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气囊、气管和伸长板,所述气囊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和容纳腔相配应,气囊和隔板下方的外板体内侧面连接,所述气管上端穿过上封板左部、下端贯穿隔板连通气囊,气管上端开口设置有阀门,气囊朝向内板体的侧面上连接有多个伸长板,所述伸长板为钢制成的中空长条形板,所述伸长板内设置有连接伸长板内腔端面的弹簧,所述伸长板自由端依次贯穿内板体、承载槽位于立柱下方的地基内,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承载箱和套管,承载箱为放置于隔板上方、位于外板体和内板体之间的、上端开口的中空半圆形环状
体,承载箱外环和内环相对侧面之间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和承载箱之间构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左部内设置有贯穿承载箱底板的、套在气管外的套管,第一空腔前后两侧的承载箱内部空间为第二空腔,每个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置有减振柱,所述左承载体的半圆形环状体和右承载体半圆形环状体前端相接触、后端相接触;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加固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和连接件,所述夹紧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夹持在承载体上方的立柱两侧的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所述左夹紧板是前后两边为直边、上下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左的弧形板体,所述左夹紧板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和立柱接触的缓冲垫,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前端之间与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后端之间均经连接件连接;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左右对称的左加固组件和右加固组件,所述左加固组件包括横板和加固板,所述横板为设置于左夹紧板左侧面下端的板体,所述横板上设置有和第一空腔上下相对的条形孔,所述加固板下部位于第一空腔内、上端穿过左承载体的上封板位于条形孔内,左承载体内的加固板前后侧面均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板,第一空腔内的加固板外周浇筑有混凝土,条形孔内的加固板上设置有贯穿加固板左右侧面的贯穿孔,所述加固板经自左向右穿过贯穿孔左侧的横板、贯穿孔且穿入贯穿孔右侧横板的限位螺杆与横板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地基上方的外板体左侧面上沿外板体的弧长方向设置有水平的半连接环,所述半连接环的底面和地基之间有间距,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上的半连接环端部接触构成圆环状的连接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的外板体对接构成外筒体,连接环和地基之间的外筒体外套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包括前后对称的前板体和后板体,前板体为弧形凸起朝前的半圆环板体,前板体和后板体端部相连接构成外径大于连接环外径的、圆环状的承载板,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向下贯穿承载板并穿入地基内的锚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半连接环上均布有多个贯穿半连接环上下面的第一螺栓通孔,所述连接环经穿过第一螺栓通孔且穿入承载板内的锚固螺栓和承载板连接,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和第一螺栓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前端的连接件包括连板和锁紧螺杆,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的前端均连接有连板,两个所述连板经自左向右穿过两个连板的锁紧螺杆连接,锁紧螺杆的右端旋装有锁紧螺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弧形板或弧形柱体,当缓冲垫为弧形柱体时,右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朝右的U型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左承载体内的加固板前侧面的卡板均为前端高于后端的板体、后侧面的卡板均为后端高于前端的板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左承载体的上封板的顶面前后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的前部的两个第一连接板焊接、后部的两个第二连接板焊接。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伸长板长度均相等,所述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上的伸长板沿立柱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每个伸长板自由端均朝向立柱的中轴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左加固组件的横板顶面的前部和后部对称设置有多个加强板。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下放到承载槽的左部和右部内,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的第一减振件的伸长板穿入立柱下方的地基内,伸长板内由于设置有弹簧,在受到自下向上的振动时,伸长板能够起到减振作用,避免振动直接传递到立柱下端,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由于包围在立柱下部外,能够对外界产生的横向振动产生阻挡;由于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与横板连接,能够提高立柱与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的连接强度,能够避免立柱在道路下穿施工的过程中产生沉降或晃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古建筑立柱与地基的连接强度低,在道路下穿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古建筑的安全稳定和古建筑难以阻挡道路下穿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伸长板连接内板体的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下穿施工古建筑保护装置,包括立柱(20)和地基(4),所述立柱(20)下部位于地基(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槽(37)和承载体,所述承载槽(37)为向地基(4)内部凹陷的、同轴设置于立柱(20)外的环形槽体,所述承载槽(37)的底面低于立柱(20)的下端,所述承载体包括形状大小均相同、对称设置于承载槽(37)的左部和右部内的左承载体和右承载体,所述左承载体包括壳体、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所述壳体包括外板体(2)和内板体(22),所述外板体(2)为外侧面下部和承载槽(37)的外环内侧面左部接触的弧形板体,外板体(2)上端高于承载槽(37),所述内板体(22)为和外板体(2)的形状相同的弧形板体,内板体(22)的内侧面下部和承载槽(37)的内环外侧面左部接触,外板体(2)和内板体(22)上端之间连接有上封板(9)、下端之间连接有下封板(25)构成半圆形环状体,所述外板体(2)和内板体(2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外板体(2)、下封板(25)和内板体(22)共同构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气囊(23)、气管(1)和伸长板(21),所述气囊(23)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和容纳腔相配应,气囊(23)和隔板(24)下方的外板体(2)内侧面连接,所述气管(1)上端穿过上封板(9)左部、下端贯穿隔板(24)连通气囊(23),气管(1)上端开口设置有阀门(10),气囊(23)朝向内板体(22)的侧面上连接有多个伸长板(21),所述伸长板(21)为钢制成的中空长条形板,所述伸长板(21)内设置有连接伸长板(21)内腔端面的弹簧(38),所述伸长板(21)自由端依次贯穿内板体(22)、承载槽(37)位于立柱(20)下方的地基(4)内,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承载箱(39)和套管(41),承载箱(39)为放置于隔板(24)上方、位于外板体(2)和内板体(22)之间的、上端开口的中空半圆形环状体,承载箱(39)外环和内环相对侧面之间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挡板(40),两个挡板(40)和承载箱(39)之间构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左部内设置有贯穿承载箱(39)底板的、套在气管(1)外的套管(41),第一空腔前后两侧的承载箱(39)内部空间为第二空腔,每个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置有减振柱(42),所述左承载体的半圆形环状体和右承载体半圆形环状体前端相接触、后端相接触;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加固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和连接件,所述夹紧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夹持在承载体上方的立柱(20)两侧的左夹紧板(19)和右夹紧板,所述左夹紧板(19)是前后两边为直边、上下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左的弧形板体,所述左夹紧板(19)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和立柱(20)接触的缓冲垫(18),左夹紧板(19)和右夹紧板前端之间与左夹紧板(19)和右夹紧板后端之间均经连接件连接;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左右对称的左加固组件和右加固组件,所述左加固组件包括横板(26)和加固板(11),所述横板(26)为设置于左夹紧板(19)左侧面下端的板体,所述横板(26)上设置有和第一空腔上下相对的条形孔(14),所述加固板(11)下部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张溢洋马勍张雪婷王振豫郭文涛徐超王海鹏董春晨王瑞玲杨洪亚郭宇成蒋东京邵祥雨洪云霄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刘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