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门锁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曳引驱动式电梯来说,众多安全部件中,其重要性自动门锁是排在第一位的,电梯故障率60~70%出在门系统;因此,在电梯行业中,有众多工程技术人员为解决此类问题上下足了功夫。既考虑了自动门锁在设计及结构方面的严谨性,还做了诸多方面的工作与要求:1)配件厂生产精心制作,加强检测力度;2)安装公司在安装过程中严格要求,提出质量控制点;3)维保公司每隔15天,对自动门锁进行检查或维修;4)还有公司提出了一种监视方法。即用摄像头监视其轿厢停靠时的自动门锁动作状态。上述问题解决的方法或措施,都不能对自动门锁进行实时监控,也就无法进行动态管理或及时处理。通常在电梯维修时,为方便检查及修理,则将门锁回路短接,这样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我国每年由于自动门锁的各种问题,导致各类电梯故障及人身安全事故发生。随着物联网技术、AI技术及5G通讯技术等地涌现,以及这些新技术及新工艺走向实用化,则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及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开关盒:预设有静触点,并在静触点产生一定预压力时,生成电联锁信号;锁体:预设有动触点,并在接收到自动关锁/开锁的电气指令时,锁体锁钩上的动触点进行位移,并向所述静触点施加/解除预压力;AI智能装置:用于向所述锁体发出电气指令,并在指令发出后,根据所述预压力,计算所述电气开关盒与所述锁体的锁钩的挤压距离,判定锁体闭合/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装置计算所述电器开关盒与所述锁体的锁钩的挤压距离,判定锁体闭合/打开,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基于所述静触点,确定实时预压力;步骤B:根据所述实时预压力,判断锁钩到达钩座的第一压缩距离;步骤C:判断所述第一压缩距离是否达到预设压缩距离之内;步骤D: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当所述压缩距离达到所述预设压缩距离时,输出锁体闭合信号;所述压缩距离未达到所述预设压缩距离时,确定压缩距离差值;步骤F:根据所述压缩距离差值,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所述预设压缩距离差值是否缩小;步骤G:当所述压缩距离差值缩小时,进行差值检测,并在所述差值达到预设压缩距离时输出锁体闭合信号;当所述压缩距离差值未缩小时,输出锁体故障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装置控制锁体闭合/打开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确定产生锁体闭合信号的实时楼层,生成楼层信息;步骤11:根据所述楼层信息,生成基于锁体信息的锁体集合;步骤12:根据所述锁体集合,通过AI识别,计算每个锁体的锁体权重;其中,所述锁体权重由所述预压力的压力值、锁体的实时状态和楼层信息确定;步骤13:根据所述锁体权重,确定不同锁体的权重差值;步骤14:根据所述权重差值,确定不同锁体的控制时间差值;步骤15:根据所述控制时间差值,向不同的锁体发出锁体闭合/打开的控制信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还包括:静触头:设置有所述钩座上,并通过绝缘弹性体包裹;第一导电体:设置有第一导电触头,用于产生第一导电信号;第二导电体:设置有第二导电触头,并在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连接时,生成门锁的导通回路;发光二极管:用于在所述门锁的导通回路产生电信号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并通过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门锁是否闭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电梯自动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副编码器:设置于电梯限速器的回转主轴上,并通过其回转主轴的旋转圈数,判定楼层位置,并生成楼层位置信号;其中,所述楼层位置信号:到达楼层位置信号和离开楼层位置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楼层位置信号,生成唯一识别码和门锁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AI智能装置,AI智能装置生成电气指令;
微机处理器:用与根据楼层和门锁,构成基于楼层信息的安全回路,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