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大气环境中服役的主要钢结构材料,如电力塔架、桥梁、建筑、船舶等领域,特别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低温冲击韧性和高焊接性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下,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塔架主要应用于输电结构架,近年因输电设计载荷的不断增加,原输电线路铁塔所用钢材不能满足现有环境条件下的使用,为降低成本及提升塔架承载能力,采用高强钢可缓解这一问题。
[000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长时间出现冰雪天气。一些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已接近~40℃,这些地区的电力铁塔有较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随着我国电力铁塔建设大规模开展,电塔用结构钢长年低温服役。低温使得结构钢焊缝的脆性进一步增加,脆性断裂的倾向加大,直接影响铁塔的安全。在寒冷地区建设电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20%,Si:≤0.40%,Mn:0.80~1.50%,P:≤0.030%,S:≤0.025%,Nb:0.005~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7~0.19%,Si:≤0.04%,Mn:1.35~1.50%,P:≤0.015%,S:≤0.008%,Alt:0.020~0.050%,Nb:0.005~0.01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其特征在于:其抗拉强度≥500MPa,屈服强度≥380MPa,伸长率≥21%,~30℃的V型冲击值≥34J,180
°
冷弯试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
‑
18mm规格耐低温冲击韧性A572 Gr.50结构用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LF精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连轧、层流冷却和卷取;所述热连轧包括加热炉、粗轧轧制、精轧轧制;其中:连铸加热步骤中,成品厚度为10~14mm钢板加热温度控制为1180~1230℃,均热温度1190~1225℃,出炉温度控制为1210
±
20℃,成品厚度为14~20mm钢板加热温度控制为1150~1210℃,出炉温度控制为1180
±
20℃,均热温度控制为1160~1200℃,板坯在炉时间控制为170~300min内;粗轧步骤中,所述粗轧采用3+5模式2机架轧机粗轧,粗轧开轧温度为1100~1130℃;精轧开轧中间坯厚度为50~65mm,终轧温度为845~865℃;所述精轧步骤中,所述精轧采用7机架连续变凸度轧机精轧,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为940~980℃;层流冷却和卷取步骤中,冷却采用“11”模式的层流冷却方式,即上下喷嘴隔一开一,冷却速度控制为24~46℃/s,卷取温度成品厚度为10~14mm钢板540~580℃,成品厚度为14~20mm钢板520~5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铁水进行脱硫预处理,转炉采用顶底复吹冶炼技术,转炉加入锰铁合金进行脱氧合金化,调整成分满足出钢要求,转炉出钢温度≥1620℃;将转炉冶炼后钢水吊至LF精炼工序进行处理,根据钢水成分加入锰铁、铌铁、铝铁等合金调整到目标成分;上钢前调整氩气流量使钢水处于软吹状态,喂入钙线进行钙处理,喂丝后保证软吹时间为10~15min,防止钢液裸露;板坯连铸过热度为25℃;之后进行板坯清理、缓冷,及连铸坯质量检查。板坯加热温度为1225℃,均热温度为1220℃,出炉温度为1210℃,加热时间为220min,将加热后的板坯进行高压水除磷;通过定宽压力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刘妍,刘恩泽,杨维宇,张晓磊,勤牧,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