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发射入水试验的高压尾气影响消除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发射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尾气影响消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基于压缩空气动力建立的大尺度管式发射装置与试验系统,成为了高速入水相关研究的重要、经济试验手段。
[0003]采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管式发射装置进行试验,在试验模型入水后,高压空气持续从发射管口喷出并作用于模型入水区域,对高速入水过程的流场演变产生显著干扰,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的物理过程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无法反应真实的入水过程。为解决高压尾气显著影响试验模型入水流场的难题,需要在试验模型离管后约100毫秒内自动将管口遮挡或诱导尾气偏转,从而减少对入水过程的影响。相关试验研究提出了在炮管末段壁面设置排气孔的改善措施,但其效果不够显著,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技术,缺乏一种试验模型离管后自动将炮管尾气遮挡或偏转的安全、可靠、可重复利用的扰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发射入水试验的高压尾气影响消除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发射入水试验的高压尾气影响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环结构、支撑杆、触发结构、扰流板结构、触发环、拉簧、卡环支耳、支耳螺母、支撑杆螺母、限位螺母和拉簧螺母;所述卡环结构包括卡环和扰流板限位杆,卡环结构两侧对称各设置一个支耳安装孔,卡环结构封口处设置支撑杆安装孔,所述扰流板限位杆一端固定在卡环上,另一端延伸到炮管下方;所述触发结构包括触发环支杆和触发面,所述触发环支杆和触发面成夹角固定在一个空心圆柱体上,所述空心圆柱体中间的孔为触发结构安装孔,所述触发面延伸到炮管前方;所述扰流板结构包括两个支杆和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固定在两个支杆之间远离支杆末端的位置,一个支杆末端设置触发环安装孔,另一个支杆的中部设置拉簧安装支耳,两个支杆的末端各设置一个扰流板安装孔;所述触发结构包括触发环中心孔、触发环定位孔和支杆限位台阶;所述卡环套接在炮管上,所述支撑杆穿过支撑杆安装孔,所述支撑杆螺母有两个,分别从支撑杆两端穿入支撑杆,将卡环紧固在炮管上;所述触发结构通过触发结构安装孔套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触发环与扰流板结构的一个支杆通过触发环安装孔和触发环定位孔固定连接;所述卡环支耳有两个,一个卡环支耳通过扰流板安装孔、触发环中心孔、支耳安装孔将扰流板结构一个支杆、触发环和卡环结构连接在一起,另一个卡环支耳通过扰流板安装孔、支耳安装孔将扰流板结构另一个支杆和卡环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支耳螺母有两个,各安装在一个卡环支耳最外端;所述支耳螺母与扰流板结构之间留有间隙,使扰流板结构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拉簧一端套接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套接在拉簧安装支耳上;所述拉簧安装支耳末端安装拉簧螺母,所述拉簧螺母与拉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杆两端各安装一个限位螺母进行限位,所述两端的限位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陈诚,王亚东,李得英,吕冰,袁绪龙,鲁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