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马达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242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电马达及电子设备,所述压电马达包括:外壳;弹性恢复件,所述弹性恢复件的周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第一压电片,所述第一压电片贴于所述弹性恢复件上,所述第一压电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压电片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弹性恢复件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压电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被拉伸。本申请通过对压电马达进行改进,使压电马达具有更加丰富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压电马达的体积不会增加过多,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的效果。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的效果。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马达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马达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电马达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马达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电磁马达虽然转速快、功率高,但其利用转子磁铁与定子线圈之间的电磁作用力推动转子转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受到电磁干扰时还可能造成马达失效。为此,压电马达因其响应快、结构简单、不受电磁干扰的特性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0003]压电马达的振动是通过压电陶瓷通电后产生伸缩导致弹性片变形,进而带动质量块运动产生振动。压电马达因其无磁,结构简单、尺寸设计灵活,极短的响应时间,较高的能效,并拥有比转子马达和电磁式线性马达都要小得多的体积,能够带来最为复杂、精细的触觉反馈体验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0004]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内如摄像模组等电子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大,同时,电子设备的体积如果继续增大,会大大影响用户的持握感,而振动马达的体积若是再次进行小型化,则很容易导致压电马达出现振动幅度以及振动强度减小,无法实现预期的振动效果。
[0005]因此,有必要对压电马达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压电马达进行小型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压电马达振动幅度以及振动强度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电马达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压电马达进行小型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压电马达振动幅度以及振动强度减小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电马达,包括:
[0008]外壳;
[0009]弹性恢复件,所述弹性恢复件的周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0010]第一压电片,所述第一压电片贴于所述弹性恢复件上,所述第一压电片呈螺旋状;
[0011]所述第一压电片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弹性恢复件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压电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被拉伸。
[0012]可选地,所述弹性恢复件包括弹性基片和质量块,所述弹性基片的周侧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压电片和所述质量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弹性基片的两侧,所述弹性基片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拉伸。
[0013]可选地,所述弹性基片呈螺旋状,且所述弹性基片与所述第一压电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压电片和所述弹性基片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拉伸。
[0014]可选地,所述弹性基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0015]可选地,所述弹性基片和所述质量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电片,所述第二压电片固
定于所述弹性基片上与所述第一压电片相反的一侧。
[0016]可选地,所述弹性基片中心处设置有开孔,所述质量块朝向所述弹性基片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开孔内。
[0017]可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压电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电片为多层双晶结构。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压电马达。
[0020]可选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压电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21]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主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0022]本申请通过对压电马达进行改进,使压电马达具有更加丰富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压电马达的体积不会增加过多,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的效果。
[002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4]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5]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压电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压电马达的结构示意图拆解图之一;
[0027]附图标记:
[0028]1、外壳;11、底座;12、盖体;13、通孔;2、弹性恢复件;21、弹性基片;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13、开孔;22、质量块;221、凸台;3、第一压电片;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30]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2]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4]第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电马达,包括:
[0035]外壳1;外壳1作为压电马达的外层结构,用于对内部的弹性恢复件2以及第一压电
片3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便于安装在电子设备内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壳1为圆柱形,外壳1的形状可以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36]其中,外壳1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外壳1分别具有底座11和盖体12,底座11为圆柱形腔体结构,盖体12能够与底座11扣合。分体式的外壳1能够降低在生产制作压电马达时候的难度,同时在后期对压电马达进行检修时,难度也会相应较低。外壳1和盖体12可以选择301不锈钢或是其他金属材料,凡是能够对其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不会影响压电马达正常工作的材料均可。
[0037]弹性恢复件2,所述弹性恢复件2的周侧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弹性恢复件2的周侧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当弹性恢复件2受力后,能够在外壳1内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移动,随着弹性恢复件2在外壳1内的晃动,从而便可以实现压电马达的振动。
[0038]第一压电片3,所述第一压电片3贴于所述弹性恢复件2上,所述第一压电片3呈螺旋状;第一压电片3具有自发极化的性质,而自发极化可以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变。因此当给具有压电性的电介质加上外电场时会使第一压电片3产生变形。然而,第一压电片3之所以会有变形,是因为当加上与自发极化相同的外电场时,相当于增强了极化强度。极化强度的增大使第一压电片3沿极化方向伸长。相反,如果加反向电场,则陶瓷片沿极化方向缩短。这种由于电效应转变成机械效应的现象是逆压电效应。
[0039]所述第一压电片3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弹性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弹性恢复件,所述弹性恢复件的周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第一压电片,所述第一压电片贴于所述弹性恢复件上,所述第一压电片呈螺旋状;所述第一压电片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弹性恢复件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压电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被拉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恢复件包括弹性基片和质量块,所述弹性基片的周侧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压电片和所述质量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弹性基片的两侧,所述弹性基片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拉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片呈螺旋状,且所述弹性基片与所述第一压电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压电片和所述弹性基片能够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拉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胜平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