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加工用混砂
,具体是指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砂型铸造是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0003]混砂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中的砂处理设备,通过混砂机将型砂中的各组分均匀混合,现有的一些混砂机在对物料进行混合时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从而使后续产品的质量不高。其次,铸造过程中的型砂,在循坏复重使用过程中,型砂中往往会混有金属杂质,如果不对金属杂质清除的话,势必也会影响到后续的产品加工质量,另外在混砂的过程中,各组分会粘附在混砂装置内壁上,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根据型砂中在混匀的时易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接触磁控式辅助混砂机构(1)、正反切换式内外反向混匀机构(2)、斜向翻转式初破碎进料机构(3)、混砂筒(4)、封堵机构(5)和分体式收集机构(6),所述混砂筒(4)与分体式收集机构(6)相连,所述正反切换式内外反向混匀机构(2)设于混砂筒(4)上,所述无接触磁控式辅助混砂机构(1)设于正反切换式内外反向混匀机构(2)和分体式收集机构(6)上,所述斜向翻转式初破碎进料机构(3)与混砂筒(4)贯通相连,所述封堵机构(5)设于分体式收集机构(6)上;所述无接触磁控式辅助混砂机构(1)包括电磁铁(7)、磁粉(8)和磁粉收集用电磁筛网(9),所述电磁铁(7)设于正反切换式内外反向混匀机构(2)上,所述磁粉(8)设于混砂筒(4)中,所述磁粉收集用电磁筛网(9)设于分体式收集机构(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切换式内外反向混匀机构(2)包括支撑固定杆(10)、固定盘(11)、传动装置(12)、鬃毛阵列式外混匀清洁防粘附装置(13)和内混匀装置(14),所述支撑固定杆(10)设于混砂筒(4)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盘(11)设于支撑固定杆(10)上,所述传动装置(12)设于固定盘(11)上,所述鬃毛阵列式外混匀清洁防粘附装置(13)设于传动装置(12)上,所述内混匀装置(14)与传动装置(1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鬃毛阵列式外混匀清洁防粘附装置(13)包括外转动环(15)、外混匀支杆(16)、外混匀柱(17)、阵列式清洁鬃毛(18)和漏筛式混匀板(19),所述外转动环(15)与传动装置(12)相连,所述外混匀支杆(16)设于外转动环(15)上,所述外混匀柱(17)设于外混匀支杆(16)上,所述阵列式清洁鬃毛(18)设于外混匀柱(17)上,所述漏筛式混匀板(19)设于外混匀柱(1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混匀装置(14)包括内混匀啮合驱动组件(20)、内转动环(21)、内混匀支杆(22)、内混匀柱(23)和搅拌混匀柱(24),所述内混匀啮合驱动组件(20)与传动装置(12)相连,所述内转动环(21)与内混合啮合驱动组件相连,所述内混匀支杆(22)设于内转动环(21)上,所述内混匀柱(23)设于内混匀支杆(22)上,所述搅拌混匀柱(24)设于内混匀柱(2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介引入型无接触磁控式铸造加工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混匀啮合驱动组件(20)包括上啮合齿(25)、下啮合齿(26)、左啮合齿(27)和右啮合齿(28),所述上啮合齿(25)与传动装置(12)相连,所述下啮合齿(26)与传动装置(12)相连,所述左啮合齿(27)转动设于传动装置(12)上,所述右啮合齿(28)转动设于传动装置(12)上,所述左啮合齿(27)与上啮合齿(25)和下啮合齿(26)啮合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华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