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186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包括接收前准备、盾构到达施工、盾构机平移施工和盾构机吊装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盾构机在无主体结构进行接收、平移、吊出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并通过现场实际的监测数据验证了该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成功解决了盾构接收过程中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紧及成本高等诸多施工难提,并且节约了工程造价,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并且也给相似工程提供了经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隧道建设工程
,具体涉及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盾构施工面临着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张、地质复杂,开挖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这将很大程度上导致工期严重滞后。施工企业通常为了能按时完成盾构接收任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抢工期,以保证业主下达的节点工期。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盾构接收任务成为很多工程不得不考虑的施工难题。
[0003]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盾构接收技术是在接收井主体结构底板、侧墙、内柱、中板、顶板等结构物施工完成的前提下进行,而接收井的主体结构施工通常需要6至1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盾构机为了等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不得降低掘进速度,由于使用效率降低必然导致盾构机租赁或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接收前准备(1)接收托架安装:接收托架(5)采用钢结构形式,作为盾构机(4)抵达接收井后的基座,在接收托架(5)安装时,依据隧道实际量测洞门的中心平面位置、高程以及放置接收托架(5)的底板高程,反推出接收托架(5)的空间位置,接收托架(5)放置在预铺钢板(18)上,根据需要在接收托架(5)的底部加设钢板调整接收托架(5)的位置保证盾构机(4)接收以后刚好落在接收托架(5)上;(2)洞门密封:出洞端的洞门密封装置(19)直接安装在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上,密封装置(19)包括橡胶帘布(20)、翻板(21)和膨胀螺栓(22);S2.盾构到达施工:(1)在拼装的管片进入接收前8环之后,浆液改为快硬性浆液,将地层内泥水封堵在接收端头以外,防止洞门涌水;(2)当管片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后,通过管片的二次注浆孔,注入双液浆进行封堵;(3)当盾构前体盾壳被推出洞门时通过翻板(21)卡环上的钢丝绳调整折叶压板使其压紧帘布橡胶板;在管片拖出盾尾时再次拉紧钢丝绳,使压板能压紧橡胶帘布(20);(4)对后20环管片的螺栓进行紧固和复紧;并用扁铁沿隧道纵向拉紧后20环管片,环与环之间连接,使后20环管片连成整体;(5)盾构机(4)全部驶上接收托架(5)后,对洞门范围进行注浆,封堵成环;S3.盾构机平移施工:(1)盾构机与后配套设备分离:1)调整拼装机的位置,使拼装机的前移至最大行程;2)将盾构机(4)往前移动直至盾构机(4)完全处于接收托架(5)上;3)断开盾构机(4)和台车之间的水电、液压管线以及钢结构的连接;4)在盾构机(4)外壳焊接防止盾构机(4)转动的限位钢板,同时焊接防止铰接活动的钢板;(2)盾构机平移施工工序:1)利用千斤顶(13)提供反力将盾构机(4)和接收托架(5)从接收位置平移;2)在千斤顶(13)后方加垫反力型钢(14)继续提供反力,直至盾构机(4)到达吊装区域;3)通过千斤顶(13)对接收托架(5)进行微调,直至支撑梁(15)不会对盾构机(4)造成遮挡;S4.盾构机吊装:对盾构机(4)进行拆卸,之后采用履带吊(16)依次将盾尾、刀盘、中盾和前盾吊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盾构机(4)从静止开始向前移动初始推力控制在1000KN以内,在随后的平移过程中推力控制在300KN~500KN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后,对后配套设备进行平移,通过利用三台平板车作为横向移动载体,将三台平板车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平板车上设置台车轨道,底板上设置平板车轨道,台车直接行驶至平板上的台车轨道上,平板车通过平板车轨道平移至接收端中部空间位置,之后进行后配套设备的吊
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接收前准备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铺钢板铺设:在开挖至底板标高后进行浇筑垫层(6)找平,浇筑时在接收托架(5)下预铺钢板(18)的位置设置预埋钢板(7),并将预铺钢板(18)与预埋钢板(7)进行焊接;步骤2,接收端的土地加固:对接收端的土地进行加固,防止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军刘祎杨寅智刘顿张钢龙张良伟桑园清付力闵亮贾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