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16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包括: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读写器天线,二维码读头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读写器天线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收发数据,二维码读头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二维读取功能,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所述轨道交通大读写器与AFC系统后台连接,实现票务数据交互。本设备精简和集成票务处理设备,集成度高,故障点少,成本更低;通过统一读写器软件、硬件,对减少备品备件成本,以及后续软件改造成本。及后续软件改造成本。及后续软件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票务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票务处理终端包含闸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是作为整个AFC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负责各类支付凭证的销售,进站、出站、充值、异常票务处理等工作。现有的票务处理终端业务以工控机为核心,控制着乘客显示屏、操作员显示屏、读写器、二维码读头、人脸识别模块、打印机等部件,来完成业务过程。
[0003]现有的票务处理机存在以下的诸多的弊端:
[0004]1、各类外置设备接口太多采购成本高。票务处理终端组成部件多且复杂。工控机,读写器,二维码读头、操作员显示屏,人脸识别模块等组成,模块采购成本高,而且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单一。
[0005]2、不同种类设备软件、硬件不统一。票务处理终端支付凭证业务处理主要由工控机负责,不同设备不同厂家的硬件以及软件不同,由此带来故障点增多,通过线缆连接各个部件,线缆的连接不可靠影响票务处终端的稳定运行,提高了运行维护的成本。同时,由于不同设备软件不同,随着业务软件改造,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包括: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读写器天线,二维码读头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读写器天线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收发数据,二维码读头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二维读取功能,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所述轨道交通大读写器与AFC系统后台连接,实现票务数据交互。
[0008]优选的,所述轨道交通大读写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RTC时钟、电子标识、视觉人机接口、听觉人机接口、通讯接口以及SAM卡座;
[0009]所述处理器作为计算单元,处理系统任务;
[0010]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软件和数据;
[0011]所述RTC时钟带备份电池,支持实时时钟;
[0012]所述电子标识用于身份识别;
[0013]所述视觉人机接口用于连接视觉指示设备,包括电源指示灯、系统运行指示灯、用户指示灯以及数码管;
[0014]所述听觉人机接口连接内置蜂鸣器,用于发出声响提示处理结果;
[0015]所述通讯接口包括USB串行通信接口,RS232接口以及RJ45网络接口;
[0016]所述SAM卡座用于安装SAM卡。
[0017]优选的,所述系统软件包括数据接口层、业务逻辑层、票卡业务层以及硬件驱动层;
[0018]所述数据接口层包括上位机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为轨道交通大读写器内部的业务逻辑层和外部接口进行数据转换,适配不同的外部接口标准;
[0019]所述业务逻辑层处理票卡业务的逻辑判断和数据组织与记录,包括主控单元、专项业务和通用业务;所述主控单元主要根据数据接口层传入的数据进行业务识别,并根据业务识别的结果来调用专项业务及通用业务模块的函数接口;所述专用业务模块只包含每种设备类型个性化内容,通用模块则包括除个性化内容外的其余通用内容;
[0020]所述票卡业务层负责控制车票的各种读写业务;
[0021]所述硬件驱动层包括读写器硬件控制模块,用于驱动各组成硬件。
[0022]优选的,所述专项业务包括票价解析子模块、黑名单解析子模块、日志服务子模块以及卡驱动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含了该业务类型的全部业务逻辑及函数接口,处理业务时,主控单元将根据需要来调用相应的模块的函数接口;
[0023]所述专项业务包括AGM子模块、TVM子模块以及BOM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中包含了该设备类型的全部业务逻辑及函数接口,处理业务时,主控单元将根据读写器初始化时设置的设备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模块的函数接口。
[0024]优选的,所述软件系统包括票卡识别步骤和人脸识别步骤;所述票卡识别步骤通过二维码读头获取乘客二维码图像,通过票务处理设备分析二维码并完成支付操作,将支付结果上传至AFC后台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步骤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乘客人脸数据,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将人脸数据上传至AFC后台比对,乘客票务处理设备根据比对结果执行相应操作,将交易数据上传至AFC后台。
[0025]优选的,所述票卡识别步骤包括:
[0026]步骤S6.1:根据支付凭证建立票务处理设备与乘客的连接;
[0027]步骤S6.2:连接成功后通过二维码读头获取乘客手机界面,判断是否为二维码业务,若是,则选择处理的码类型;若否,则转移至其他业务流程;
[0028]步骤S6.3:通过二维码读头对二维码进行验证,进行业务的判断,向乘客提示异常原因以及后续处理动作和需要支付的费用,判断乘客是否确认,若是,则执行步骤S6.4,若否,则断开连接;
[0029]步骤S6.4:根据业务判断是否需要操作乘客手机拉起支付接口,若是,则拉起乘客手机支付接口或直接实体卡扣费,若否,则执行步骤S6.6;
[0030]步骤S6.5:判断乘客是否支付完成,若是,则由AFC后台返回支付结果,并执行步骤S6.6;若否,则退出;
[0031]步骤S6.6:二维码后台业务处理支付结果,并上传tp数据,乘客票务处理设备推送电子票据,乘客手机退出交易,通过AFC后台接收tp数据。
[0032]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步骤包括:
[0033]步骤S7.1: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的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乘客面部信息,判断人脸数据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执行步骤S7.2;若否,则执行步骤S7.3;
[0034]步骤S7.2: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将人脸数据发送至AFC后台系统,执行步骤
S7.5;
[0035]步骤S7.3: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做出提示,包括请靠近屏幕、请正对屏幕;
[0036]步骤S7.4:乘客阅读提示,并根据提示调整站位或角度,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判断调整后的人脸数据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至执行步骤S7.3,若是,则执行步骤S7.2;
[0037]步骤S7.5:通过AFC后台系统进行人脸比对,并返回比对结果至乘客票务处理设备;
[0038]步骤S7.6: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判断人脸比对是否通过,若是,则人脸模块显示屏显示“可通过”,打开闸门,通行结束,并执行步骤S7.7;若否,则人脸模块显示屏提示“人脸比对不通过”,闸门关闭;
[0039]步骤S7.7:通过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将交易数据上传至AFC后台系统,由AFC后台系统接收交易数据并结束。
[0040]优选的,所述软件系统包括票卡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票卡识别模块通过二维码读头获取乘客二维码图像,通过票务处理设备分析二维码并完成支付操作,将支付结果上传至AFC后台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乘客人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读写器天线,二维码读头以及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读写器天线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收发数据,二维码读头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二维读取功能,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连接,用于实现人脸识别功能,所述轨道交通大读写器与AFC系统后台连接,实现票务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大读写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RTC时钟、电子标识、视觉人机接口、听觉人机接口、通讯接口以及SAM卡座;所述处理器作为计算单元,处理系统任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软件和数据;所述RTC时钟带备份电池,支持实时时钟;所述电子标识用于身份识别;所述视觉人机接口用于连接视觉指示设备,包括电源指示灯、系统运行指示灯、用户指示灯以及数码管;所述听觉人机接口连接内置蜂鸣器,用于发出声响提示处理结果;所述通讯接口包括USB串行通信接口,RS232接口以及RJ45网络接口;所述SAM卡座用于安装SAM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软件包括数据接口层、业务逻辑层、票卡业务层以及硬件驱动层;所述数据接口层包括上位机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为轨道交通大读写器内部的业务逻辑层和外部接口进行数据转换,适配不同的外部接口标准;所述业务逻辑层处理票卡业务的逻辑判断和数据组织与记录,包括主控单元、专项业务和通用业务;所述主控单元主要根据数据接口层传入的数据进行业务识别,并根据业务识别的结果来调用专项业务及通用业务模块的函数接口;所述专用业务模块只包含每种设备类型个性化内容,通用模块则包括除个性化内容外的其余通用内容;所述票卡业务层负责控制车票的各种读写业务;所述硬件驱动层包括读写器硬件控制模块,用于驱动各组成硬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项业务包括票价解析子模块、黑名单解析子模块、日志服务子模块以及卡驱动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含了该业务类型的全部业务逻辑及函数接口,处理业务时,主控单元将根据需要来调用相应的模块的函数接口;所述专项业务包括AGM子模块、TVM子模块以及BOM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中包含了该设备类型的全部业务逻辑及函数接口,处理业务时,主控单元将根据读写器初始化时设置的设备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模块的函数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包括票卡识别步骤和人脸识别步骤;所述票卡识别步骤通过二维码读头获取乘客二维码图像,通过票务处理设备分析二维码并完成支付操作,将支付结果上传至AFC后台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步骤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乘客人脸数据,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将人脸数据上传至AFC后台比对,乘客票务处理设备根据比对结果执行相应操作,将交易数
据上传至AFC后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大读写器的集成乘客票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票卡识别步骤包括:步骤S6.1:根据支付凭证建立票务处理设备与乘客的连接;步骤S6.2:连接成功后通过二维码读头获取乘客手机界面,判断是否为二维码业务,若是,则选择处理的码类型;若否,则转移至其他业务流程;步骤S6.3:通过二维码读头对二维码进行验证,进行业务的判断,向乘客提示异常原因以及后续处理动作和需要支付的费用,判断乘客是否确认,若是,则执行步骤S6.4,若否,则断开连接;步骤S6.4:根据业务判断是否需要操作乘客手机拉起支付接口,若是,则拉起乘客手机支付接口或直接实体卡扣费,若否,则执行步骤S6.6;步骤S6.5:判断乘客是否支付完成,若是,则由AFC后台返回支付结果,并执行步骤S6.6;若否,则退出;步骤S6.6:二维码后台业务处理支付结果,并上传tp数据,乘客票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梅陈小海刘杰卢嵩张宇李昆陈亮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