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11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埋光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包括CPU模块、定位单元、安装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CP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定位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CP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CPU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距离测量模块、深度测量模块和挖掘模块,所述距离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挖掘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深度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挖掘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设置CPU模块,达到了只需要设备操作人员就可以定点对光纤进行预埋,减少了人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埋光缆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直埋光缆是一种通信光缆敷设方式,这种光缆外部有钢带或钢丝的铠装,直接埋设在地下,要求有抵抗外界机械损伤的性能和防止土壤腐蚀的性能,回填之前必须对布放的光缆进行检查、测量,外观检查光缆外护套是否有损伤,对有金属护套的光缆作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一般用兆欧表,光纤作通光测试,确认光缆无损后方可回填土,先回填15cm厚的细土或沙石,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推入沟中,回填时应派人下沟踩缆,防止回填土将光缆拱起,沟内有积水时,为防止光缆成飘浮状态可将光缆压入沟底填土,第一层细土填完后,应人工踏平后再填,每填750px踏平一次,回填土应高于地面250px,如果光缆的接头暂不接,则必须用混凝土板、砖等保护缆端的交叠部分,并标出醒目的标记,直到实际连接后拆除,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包括CPU模块(1)、定位单元(2)、安装单元(3)和报警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与定位单元(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CPU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单元(3)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CPU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单元(4)的信号接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2)包括距离测量模块(201)、深度测量模块(202)和挖掘模块(203),所述距离测量模块(201)的信号输出端与挖掘模块(203)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深度测量模块(202)的信号输出端与挖掘模块(203)的信号接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2)还包括土壤分析模块(204)、位置监控模块(205)和信号传输模块(206),所述挖掘模块(203)的信号输出端与土壤分析模块(204)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土壤分析模块(204)的信号输出端与位置监控模块(20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位置监控模块(205)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模块(206)的信号接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基位移和应变的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3)包括监测模块(301)、第一判断模块(302)、调整模块(303)、动力模块(304)、移动模块(305)和填埋模块(306),所述监测模块(30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判断模块(30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02)的信号输出端与调整模块(303)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调整模块(303)的信号输出端与动力模块(304)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动力模块(304)的信号输出端与移动模块(30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移动模块(305)的信号输出端与填埋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昌芸田惠方田志鹏姜再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希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