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性能测试
,涉及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坝体中部设置沥青混凝土墙作为防渗体的土石坝。沥青混凝土有良好的防渗及适应变形的性能。当坝址附近缺乏天然防渗土料时,可以用沥青混凝土作为土石坝的防渗心墙,两侧坝壳可用各种透水、半透水的砂石料或堆石。
[0003]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多孔、离散、非匀质的材料,它是用具有一定粘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料骨料,经过充分拌和形成的混合物。黏附性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骨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后的黏结程度。沥青与骨料间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还未形成统一的多尺度沥青
‑
骨料粘结性能评价体系。
[0004]国内外对沥青
‑
集料界面粘结性能的研究很是重视,但多为工程使用效果评价方法。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利用表面自由能理论、吸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选取与实际工程使用的骨料材质相同的大石切割成若干个长方体石块,对每个长方体石块进行切槽处理,并计算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粗糙度;步骤2,将步骤1切槽后长方体石块放入钢制模具中,且切槽面朝上放置,将溶解的沥青浇筑到切槽后长方体石块上方,形成组合试件,室温放置,待沥青完全冷却后,脱模,得到立方体组合试件;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立方体组合试件进行抗剪强度测定,根据步骤1得到的若干个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粗糙度建立不同粗糙度
‑
抗剪强度关系曲线;步骤4,根据骨料形状选取特征骨料;步骤5,对步骤4的特征骨料进行3D扫描,获取特征骨料的粗糙度,通过步骤3得到的不同粗糙度
‑
抗剪强度关系曲线,得到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的抗剪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采用SCQ
‑
B型自动切石机将大石切割为若干个100*100*50mm的长方体石块,选取每个长方体石块中一个100*100mm的面作为切槽面,在切槽面其中一组相对的边分别预留2mm的距离,作为预留面,在两个预留面之间采用角磨机进行切槽,切槽的深度为2mm,宽度为1.5mm,相邻切槽相互平行且间隔相等,若干个长方体石块上相邻切槽的间隔不相等;步骤1.2,计算每个经步骤1.1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粗糙度,表达式为:式(1)中,P1为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粗糙度;S1为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切槽后的切槽面的面积;S2为10000mm2,即未处理的石块的一个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钢制模具的尺寸为100*100*100mm,立方体组合试件的尺寸为100*100*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步骤3.1,将立方体组合试件放置于直剪仪中测定抗剪强度;步骤3.2,将步骤1得到的每个切槽后长方体石块的粗糙度与通过该切槽后长方体石块得到的立方体组合试件的抗剪强度进行拟合,得到不同粗糙度
‑
抗剪强度关系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墙坝中沥青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抗剪强度测定的条件为:环境温度
‑
10~10℃,直剪仪中加载系统的剪切速度为0.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隆,刘云贺,李阳,周恒,张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