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00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温湿度控制部分和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巡检机器人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温湿度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巡检机器人的车体上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升温控制装置、升湿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气泵,出气管路上对应生产线生产机组的制品加工位置设有多个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的吹气管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的实时反馈控制被吸入进气管路的低流速空气的流通方向,实现对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成纱质量,特别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的纺织车间。车间。车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对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控制的系统,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棉纤维在其化学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基团羟基、羧基和酰胺基,它们主要依靠氢键与水分子结合,使水分子失去运动的能力而在纤维内部依存下来,而水分子本身具有极性,因此水分子又可以吸附水分子,这就是棉纤维的吸湿和放湿原理。由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棉纤维的回潮率成正比、而温度与回潮率成反比,因此棉纤维在空气中是吸湿还是放湿与空气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0003]因此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纺织车间内的空气温湿度对纺织生产工艺的各道工序都有很大直接影响、是影响纺织生产的五大因素之一,温湿度调节不当或不稳定,不仅会引起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而且会使梳棉工序分梳困难、生条棉结杂质和短绒增多,对并纱、捻纱等工序则会造成牵伸困难、棉纱条干和棉结恶化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并增加纱线断头。
[0004]现有技术中均是利用空调工程技术对纺织车间内的空气温湿度进行控制,空调工程已成为纺织工业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空调工程通常是以稳定棉纤维回潮率为基准,相应地按季节变化调节满足回潮率指标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让半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适当地放湿或吸湿,从而达到半制品回潮率要求。
[0005]为了保证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纺织车间通常是相对密闭的空间,空调工程对整个密闭空间的纺织车间进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整体控制,然而相对密闭的纺织车间通常空间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差,且纺织车间内通常不会只设置一条生产线、通常是多条生产线并排均布间隔排列,以并纱工序(或捻纱工序)为例,并纱机(或捻纱机)都是由众多相邻设置的并纱机组(或捻纱机组)共同组成整个并纱生产线(或捻纱生产线),且整个并纱生产线(或捻纱生产线)通常长达数十米,因此单纯通过空调工程对整个密闭空间进行控制往往会因为空气流通速度相对较慢而造成纺织车间内温度和湿度的局部范围内的不均衡,无法实现针对多条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用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针对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能够实现精准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成纱质量,特别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的纺织车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温湿度控制部分和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
[0008]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且巡检机器人的数量与生产线的数量配合设置,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载电控装置;车体上设有行
走底盘,行走底盘通过传动机构与底盘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车载电控装置包括与底盘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车载控制器;
[0009]所述的温湿度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巡检机器人的车体上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升温控制装置、升湿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
[0010]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定位安装在车体上,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气泵,进气管路的输出端通过排气电控阀门与出气管路的输入端连通连接、且排气电控阀门是常开结构,出气管路上对应生产线生产机组的制品加工位置设有多个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的吹气管端;进气管路和/或出气管路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侦测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抽气泵、排气电控阀门、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0011]升温控制装置包括加热腔,加热腔的加热入口端通过常闭结构的加热进气电控阀门与进气管路连通连接,加热腔的加热出口端Ⅰ通过常闭结构的加热出气电控阀门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加热腔内部设有电加热部件Ⅰ和温度传感器Ⅰ;加热进气电控阀门、加热出气电控阀门、电加热部件Ⅰ和温度传感器Ⅰ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0012]升湿控制装置包括盛装有水的水箱,与进气管路连通连接的加湿进气输入管的管端伸入至位于液面以下的水箱的底部、且加湿进气输入管上设有常闭结构的加湿进气电控阀门,位于液面以上的水箱的加湿出口端Ⅰ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且加湿出口端Ⅰ上设有常闭结构的加湿出气电控阀门;加湿进气电控阀门和加湿出气电控阀门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水箱内部还设有电加热部件Ⅱ和湿度传感器Ⅰ、且湿度传感器Ⅰ位于靠近加湿出口端Ⅰ的位置,电加热部件Ⅱ和湿度传感器Ⅰ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水箱底部设有滴灌出口端,滴灌出口端通过自动滴灌电控阀与滴灌管连接,自动滴灌电控阀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且滴灌管的底端靠近地面设置;
[0013]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混合室包括湿气输入口、热气输入口和混合输出口,湿气输入口通过常闭结构的湿气输入电控阀与位于液面以上的水箱的加湿出口端Ⅱ连通连接,热气输入口通过常闭结构的热气输入电控阀与加热腔的加热出口端Ⅱ连通连接,混合输出口通过常闭结构的混合出气电控阀门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湿气输入电控阀、热气输入电控阀和混合出气电控阀门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0014]所述的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包括中央控制器、巡检控制回路、湿度反馈调节控制回路、温度反馈调节控制回路和滴灌控制回路,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纺织车间内的空调工程的空调控制器、工业加湿器的加湿控制器和巡检机器人的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生产线的操作通道上方定位悬挂设有沿生产线走向方向设置的导轨、且导轨与行走底盘配合连接,行走底盘设置在车体的顶部,出气管路至少左右对称设置为两个、且出气管路悬伸挂设在车体上。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生产线生产机组的顶部架设安装有沿生产线走向方向设置的导轨、且导轨与行走底盘配合连接,出气管路至少左右对称设置为两个、且出气管路悬伸挂设在车体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抽气泵的输入端上设有可拆装的进气过滤网。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进气管路的输入端靠近地面设置。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抽气泵是变频泵结构。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排气电控阀门、加热进气电控阀门、加热出气电控阀门、加湿进气电控阀门、加湿出气电控阀门、湿气输入电控阀、热气输入电控阀和混合出气电控阀门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水箱上设有电子液位计,水箱的顶部还设有补水口,补水口上设有补水漏斗,补水漏斗底部设有补水电控阀门Ⅰ;巡检机器人的往复移动的路径上还设有与供给水源连通的补水管路,补水管路上设有补水电磁阀门Ⅱ;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还包括补水控制回路,电子液位计、补水电控阀门Ⅰ和补水电磁阀门Ⅱ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由于设有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的巡检机器人,且巡检机器人的车体上设有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升温控制装置、升湿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因此巡检机器人移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车间局部范围内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机器人、温湿度控制部分和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且巡检机器人的数量与生产线的数量配合设置,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车载电控装置;车体(1)上设有行走底盘(11),行走底盘(11)通过传动机构与底盘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车载电控装置包括与底盘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车载控制器;所述的温湿度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巡检机器人的车体(1)上的进气管路(2)、出气管路(3)、升温控制装置(4)、升湿控制装置(5)和混合装置(6);进气管路(2)和出气管路(3)定位安装在车体(1)上,进气管路(2)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气泵(21),进气管路(2)的输出端通过排气电控阀门(31)与出气管路(3)的输入端连通连接、且排气电控阀门(31)是常开结构,出气管路(3)上对应生产线生产机组的制品加工位置设有多个与出气管路(3)连通连接的吹气管端(32);进气管路(2)的外壁上和/或出气管路(3)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侦测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抽气泵(21)、排气电控阀门(31)、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升温控制装置(4)包括加热腔(41),加热腔(41)的加热入口端通过常闭结构的加热进气电控阀门(42)与进气管路(2)连通连接,加热腔(41)的加热出口端Ⅰ通过常闭结构的加热出气电控阀门(43)与出气管路(3)连通连接,加热腔(41)内部设有电加热部件Ⅰ和温度传感器Ⅰ;加热进气电控阀门(42)、加热出气电控阀门(43)、电加热部件Ⅰ和温度传感器Ⅰ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升湿控制装置(5)包括盛装有水的水箱(51),与进气管路(2)连通连接的加湿进气输入管的管端伸入至位于液面以下的水箱(51)的底部、且加湿进气输入管上设有常闭结构的加湿进气电控阀门(52),位于液面以上的水箱(51)的加湿出口端Ⅰ与出气管路(3)连通连接、且加湿出口端Ⅰ上设有常闭结构的加湿出气电控阀门(53);加湿进气电控阀门(52)和加湿出气电控阀门(53)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水箱(51)内部还设有电加热部件Ⅱ和湿度传感器Ⅰ、且湿度传感器Ⅰ位于靠近加湿出口端Ⅰ的位置,电加热部件Ⅱ和湿度传感器Ⅰ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水箱(51)底部设有滴灌出口端,滴灌出口端通过自动滴灌电控阀与滴灌管连接,自动滴灌电控阀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且滴灌管的底端靠近地面设置;混合装置(6)包括混合室(61),混合室(61)包括湿气输入口、热气输入口和混合输出口,湿气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善嘉石磊石善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嘉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