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913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检测装置,所述龙门架由支撑架、滑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滑动块、缆绳、连接块、连接杆和挂钩构成,所述支撑架对应设置,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轨配装的滑动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用于碰撞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底部设有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的模拟碰撞,防止了直接搬运设备的时候导致设备碰撞到其他的设备,并且通过电脑模拟搬运路线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对设备进行搬运了。设备进行搬运了。设备进行搬运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在工厂里是需要安装龙门架的,龙门架通常是用于搬运设备进行组装的,在龙门架挂吊设备进行移动的时候由于人员错估需要搬运设备的大小会导致搬运设备碰撞到附近其他的设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工作人员通常会用尺子对搬运设备和附近的区域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再进行搬运,即使如此还是会因为搬运路线导致设备碰撞到附近其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检测装置,所述龙门架由支撑架、滑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滑动块、缆绳、连接块、连接杆和挂钩构成,所述支撑架对应设置,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轨配装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配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第二滑轨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根缆绳,滑动块上配装有用于升降缆绳的绞盘,缆绳的底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用于碰撞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底部设有挂钩。
[0006]所述检测装置由安装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铃铛、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构成,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相连接,安装块的底部与挂钩相连接,安装块的侧面均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位于安装块内,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杆伸缩端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左右平行对应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所述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结构相同,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上均设有充气口,充气口内均配装有单向阀,第一检测块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检车快内部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结构相同,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上均等距分布有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底部均设有铃铛,所述第三气囊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三气囊长短的限位装置。
[0007]所述限位装置由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构成,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组成一个“U”型结构,第三气囊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中间穿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对应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配装有限位螺栓。
[0008]所述第三气囊上均设有刻度。
[0009]所述安装块内设有接收模块,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均与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0]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
[0011]所述控制模块为电脑端,通过电脑来对接收模块发射控制命令,在电脑里进行数据建模,根据需要搬运的设备大小和轮廓,将数据输入至电脑端,通过电脑进行运算,电脑运算后将数据传输至接收模块;
[0012]所述接收模块收到数据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安装块四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会通过电脑运算的数据进行伸缩调整;
[0013]工作人员使用气筒对充气口进行充气,充气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会从第一检测块和第二检测块中间突出,根据限位装置来调整第三气囊的长度,通过锁紧限位螺栓可以阻止第三气囊的充气长短,以此来实现控制第三气囊的长度;
[0014]工作人员对通过控制模块来模拟设备搬运过程中的运行轨迹,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龙门架进行工作,龙门架工作过程中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或第三气囊触碰到其他设备或墙壁的时候,铃铛会发出响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铃铛发出的响声来判断设备的搬运过程中是否会碰到其他的设备或墙壁。
[00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0016]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运行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在龙门架的挂钩顶部设置检测装置来进行碰撞模拟,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来模拟搬运设备的宽度,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来模拟搬运设备的高度,通过设置铃铛来提示工作人员碰撞到附近设备了,通过气囊不会将附近的设备碰坏,通过电脑端来控制龙门架和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的模拟碰撞,防止了直接搬运设备的时候导致设备碰撞到其他的设备,并且通过电脑模拟搬运路线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对设备进行搬运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1、支撑架;2、第一滑轨;3、滑动杆;4、第二滑轨;5、滑动块;6、缆绳;7、连接块;8、连接杆;9、检测装置;10、挂钩;11、安装块;12;收纳槽;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第二电动伸缩杆;15、第一检测块;16、第二检测块;17、充气口;18、第一气囊;19、第二气囊;20、第三气囊;21、限位装置;22、限位螺栓;23、刻度;24、第一限位块;25、第二限位块;26、铃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25]结合附图1~4所述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检测装置9,所述龙门架由支撑架1、滑动杆3、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4、滑动块、缆绳6、连接块7、连接杆8和挂钩10构成,所述支撑架1对应设置,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轨2配装的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上设有第二滑轨4,第二滑轨4内配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第二滑轨4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根缆绳6,滑动块上配装有用于升降缆绳6的绞盘,缆绳6的底部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底部设有用于碰撞检测的检测装置9,所述检测装置9底部设有挂钩10。
[0026]所述检测装置9由安装块11、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检测块15、第二检测块16、铃铛26、第一气囊18、第二气囊19和第三气囊20构成,所述安装块11的顶部与连接杆8相连接,安装块11的底部与挂钩10相连接,安装块11的侧面均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位于安装块11内,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检测装置(9),所述龙门架由支撑架(1)、滑动杆(3)、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4)、滑动块、缆绳(6)、连接块(7)、连接杆(8)和挂钩(10)构成,所述支撑架(1)对应设置,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轨(2)配装的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上设有第二滑轨(4),第二滑轨(4)内配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第二滑轨(4)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根缆绳(6),滑动块上配装有用于升降缆绳(6)的绞盘,缆绳(6)的底部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8),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8)底部设有用于碰撞检测的检测装置(9),所述检测装置(9)底部设有挂钩(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9)由安装块(11)、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检测块(15)、第二检测块(16)、铃铛(26)、第一气囊(18)、第二气囊(19)和第三气囊(20)构成,所述安装块(11)的顶部与连接杆(8)相连接,安装块(11)的底部与挂钩(10)相连接,安装块(11)的侧面均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位于安装块(11)内,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杆伸缩端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4),所述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4)分别左右平行对应设置,所述两个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检测块(15)和第二检测块(16),所述第一检测块(15)和第二检测块(16)结构相同,第一检测块(15)和第二检测块(16)上均设有充气口(17),充气口(17)内均配装有单向阀,第一检测块(15)内部设有第一气囊(18),第二检车快内部设有第二气囊(19),所述第一气囊(18)与第二气囊(19)结构相同,第一气囊(18)与第二气囊(19)上均等距分布有第三气囊(20),所述第一气囊(18)和第二气囊(19)的底部均设有铃铛(26),所述第三气囊(20)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三气囊(20)长短的限位装置(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中的碰撞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21)由第一限位块(24)和第二限位块(25)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昕郑清瀚王嘉寅沈铁民徐教敏韩丰徐濛朱平倪中刘金生李亮赵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