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7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操作盘的电梯装置,该非接触式操作盘采用了有效的传感器配置,以防止目的地楼层的错误登记。电梯装置包括具有轿厢门(1R、1L)的轿厢和指定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操作盘(2R、2L),操作盘(2R、2L)设置在轿厢门(1R、1L)的侧方,并且由非接触式的操作盘(2R、2L)构成,操作盘(2R、2L)包括:显示部(21A),其包含多个目的地楼层显示;以及传感器部(21B),其包含多个传感器,该多个传感器与多个目的地楼层显示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并且检测乘客要选择的目的地楼层显示,传感器部(21B)相对于显示部(21A)设置在远离轿厢门(1R、1L)的一侧(与轿厢门1R、1L一侧相反的一侧)。侧)。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本
的电梯装置,已知在日本专利特开2019

14268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一种电梯装置。
[0003]专利文献1的电梯装置包括:轿厢操作盘,该轿厢操作盘是非接触式操作盘,具有多个传感器,该多个传感器非接触地检测用于决定在井道中移动的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操作;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用于检测所述操作的检测条件来控制是否登记目的地楼层。当多个传感器中的与目的地楼层相对应的目的地楼层传感器直到第一阈值时间为止连续检测到所述操作时,控制装置登记该目的地楼层,并且当直到第二阈值时间为止进一步连续检测到所述操作时,控制装置执行用于通知该情况的处理并取消所述登记。由此,专利文献1的电梯装置防止了乘客在非接触式操作盘中对目的地楼层的无意的错误登记。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

1426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的电梯装置中,为了防止目的地楼层的错误登记,虽然考虑了乘客在非接触式操作盘中的操作的持续时间,但是没有考虑传感器的配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操作盘的电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非接触式操作盘采用了有效的传感器的配置以防止错误登记目的地楼层。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包括具有轿厢门的轿厢和指定所述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操作盘,所述操作盘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一侧,并且由非接触式的操作盘构成,
[0012]所述操作盘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包含多个目的地楼层显示;以及传感器部,该传感器部包含多个传感器,该多个传感器与多个所述目的地楼层显示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并且检测乘客要选择的目的地楼层显示,
[0013]所述传感器部相对于所述显示部设置在远离所述轿厢门的一侧。
[0014]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中,
[0015]该电梯装置包括具有轿厢门的轿厢和指定所述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操作盘,所述操作盘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侧方,并且由非接触式的操作盘构成,
[0016]在所述操作盘上设置:显示部,该显示部包含多个目的地楼层显示;以及传感器部,该传感器部包含多个传感器,该多个传感器与多个所述目的地楼层显示中的每一个相
对应地设置并且检测乘客要选择的目的地楼层显示,
[0017]当从所述轿厢的内侧朝向所述轿厢门观察时,
[0018]在所述操作盘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右侧的机种中,将所述传感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右侧,
[0019]在所述操作盘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左侧的机种中,将所述传感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左侧。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操作盘的电梯装置,该非接触式操作盘采用了有效的传感器的配置以防止错误登记目的地楼层。
[0022]此外,除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可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出从侧面侧(水平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时的截面的示意图。
[0024]图2是示出从轿厢的内侧观察出入口侧的轿厢内的形态的示意图。
[0025]图3是示出配置在轿厢内的操作盘的形态的概要的平面图。
[0026]图4是示出显示部的目的地楼层显示和传感器部的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的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上下方向与轿厢104的升降方向一致。
[0028]参照图1,说明电梯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示出从侧面侧(水平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时的截面的示意图。
[0029]电梯装置100包括在井道101内升降的轿厢104和对重105、卷绕有未图示出的主绳索的曳引机103、竖直设置在井道101内并引导轿厢104的升降的轿厢用导轨106、以及竖直设置在井道101内并引导对重105的升降的对重用导轨108。
[0030]在设置在建筑物中的井道101的内部设置有轿厢104和对重105,并通过未图示出的主绳索以吊桶方式悬挂。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曳引机103配置在井道101的顶部的示例,但是曳引机3的位置不限于井道1的顶部。轿厢用导轨10和对重用导轨108沿着井道101的内壁101A竖直设置在上下方向上。
[0031]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是牵引方式的电梯装置,由曳引机3摩擦驱动主绳索,使轿厢4沿着轿厢用导轨6、7上下升降,并且使对重5沿着对重用导轨8、9上下升降。
[0032]井道101形成在建筑物中,并且是轿厢104和对重105进行升降的升降空间。控制盘2设置在井道1内,该控制盘2对包括轿厢4的升降的电梯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
[0033]在本实施例中,电梯装置100采用牵引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也能应用于除牵引方式以外的电梯装置,例如也能应用于液压式电梯装置。
[0034]图2是示出当从轿厢104的内侧观察出入口侧时的轿厢104内的形态的示意图。
[0035]在轿厢104的出入口侧设置有用于乘客上下电梯的轿厢门1R、1L。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轿厢门1R、1L由从轿厢104的内侧观察时左右打开的两扇轿厢门1R、1L构成的示例,但是不限于该结构,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轿厢门。
[0036]在轿厢104的出入口侧的内壁面(正面)104bR、104bL上,从轿厢104的内侧观察时,在轿厢门1R、1L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操作盘2R、2L。在相对于轿厢门1R、1L靠右侧的内壁面104bR上配置有操作盘2R,在相对于轿厢门1R、1L靠左侧的内壁面104bL上配置有操作盘2L。
[0037]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示出了将操作盘2R、2L设置在轿厢门1R、1L的左右两侧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该结构,操作盘也可以采用设置在轿厢门1R、1L的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个上的结构。
[0038]图3是示出配置在轿厢104内的操作盘2L、2R的形态的概要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显示部21A的目的地楼层显示21a和传感器部21B的传感器21b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平面图。
[0039]操作盘2L、2R具有用于登记目的地楼层的未图示出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用于指定目的地楼层的操作部21、用于保持轿厢门1R、1L的打开状态的打开按钮23、用于关闭轿厢门1R、1L的关闭按钮24、以及用于显示电梯的运行状况、地震等信息的显示器25。操作部21包括用于显示目的地楼层的显示部21A和用于检测乘客指定的目的地楼层的传感器部21B。
[0040]用于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装置,包括具有轿厢门的轿厢和指定所述轿厢的目的地楼层的操作盘,所述操作盘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侧方,并且由非接触式的操作盘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盘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包含多个目的地楼层显示;以及传感器部,该传感器部包含多个传感器,该多个传感器与多个所述目的地楼层显示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并且检测乘客要选择的目的地楼层显示,所述传感器部相对于所述显示部设置在远离所述轿厢门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轿厢的内侧朝向所述轿厢门观察时,作为所述操作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右侧的第一操作盘、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左侧的第二操作盘,所述第一操作盘中,所述传感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右侧,所述第二操作盘中,所述传感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左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轿厢的内侧朝向所述轿厢门观察时,作为所述操作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操作盘、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门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操作盘,所述第一操作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轿厢门的打开状态的打开按钮、以及用于关闭所述轿厢门的关闭按钮,所述第二操作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轿厢门的打开状态的打开按钮、以及用于关闭所述轿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涌田理人羽鸟贵大大泽卓也齐藤勇来高星知和檀上容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