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73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轴承架的容置部分与轴承支承孔的各中心轴的一致性、结构简单的回转电机。该电动机在轴承架20的端板部分202的一侧形成容置电刷装置21的电刷容置部分203,另外从与电刷容置部分203同侧加工形成设置轴承19的轴承支承孔204。轴承支承孔204包括:将轴承19从容置电刷装置21侧如用于从上述端板部分202的内侧嵌入轴承支承孔204的开口部204b,以及与轴承19相对的挡块204a。(*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电枢式电动机等具有电刷装置的回转电机,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作为电动转向装置用电动机的回转电机。
技术介绍
图7及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电动转向装置用的回转电枢式电动机,图7是上述电动机的侧剖视图,图8是上述电动机中的电刷装置及容置该电刷装置的轴承架的平面图。在图7、8中,10是电动机、11是电枢、12是整流子、13是轭铁、14是磁铁、15是轴承、16是回转轴、17是导线、18是垫圈、19是轴承、20是轴承架、21是电刷装置。电刷装置21包括底座211以及固定于底座211上的4个电刷容置盒212。回转轴16由轴承15、19支承。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机中,轴承架20系由筒状部分201和在该筒状部分201的一端一体设置的端板部分202构成,筒状部分201与轭铁13的左端接合并固定在轭铁13上。另外,轴承架20在端板部分202的内侧即存在有整流子12的一侧具有电刷容置部分203,在电刷容置部分203内用紧固螺钉213将电刷装置21固定容置在端板部分202的内侧。端板部分202在中心部具有轴承支承孔204,轴承19从端板部分202的外侧嵌入轴承支承孔204内并固定在轴承支承孔204的内侧端所形成的挡块204a上。回转轴16贯穿设置于轴承支承孔204的贯穿孔206(参照图8)并支承在轴承19上。轴承架20是在包含筒状部分201和端板部分202的压铸件上通过车床加工形成电刷容置部分203和轴承支承孔204而制作的。此时,因电刷容置部分203从其右端部切削筒状部分201而在端板部分202的内侧(右侧)形成,另一方面,轴承孔204通过从其外侧端(左侧端)切削端板部分202的中心部而形成于端板部分202的中心部。轴承支承孔204从其外侧端切削端板部分202的中心部,所形成的结果是相对轴承19的挡块204a被留在端板部分202的内侧端(右侧端)。轴承19从其外侧(左侧)嵌入轴承支承孔204而与挡块204a卡合并定位。这样,因电刷容置部分203从其右侧即从端板部分202的内侧(右侧)切削加工筒状部分201而形成,与其相对,轴承支承孔204从外侧在端板部分202的中心部进行端板部分202的切削加工而形成,这样,电刷容置部分203和轴承支承孔204系通过相互的相反侧的切削加工而形成。因此,将电刷容置部203和轴承支承孔204的一侧在轴承架20的压铸件上车床加工后,需变更夹持上述压铸件以形成其余的一方。因为变更了该夹持,上述电刷容置部分203和轴承支承孔204的各中心轴相互容易错位。此这些中心轴的错位使整流子12和电刷装置21中的电刷接触的不稳定,存在电刷声音及回转轴16的回转振动变大、电动机的性能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以往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使上述电刷容置部和轴承支承孔的各中心轴的一致性提高的结构简单的回转电机。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回转电机包括具有筒状部分和在其一侧的端部一体设置的端板部分的轴承架,形成于上述端板部分的轴承支承孔内嵌入支持回转轴的轴承,以及配置在上述筒状部分的内周形成的电刷容置部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支承孔和上述电刷容置部分分别由同侧切削上述端板部分和筒状部分形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回转电机包括具有筒状部分和在其一侧的端部一体设置的端板部分的轴承架,形成于上述端板部分的轴承支承孔内嵌入支持回转轴的轴承,以及配置在上述筒状部分的内周形成的电刷容置部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从上述电刷容置部分的一侧嵌入上述轴承支承孔内。并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所述的回转电机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回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刷容置部分形成于上述端板部分的一侧,另外,在上述端板部分的另一侧形成相对于上述轴承的挡块部。并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所述的回转电机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回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进一步相对上述电刷装置的上述轴承架的半径方向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所述的回转电机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回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进一步相对上述电刷装置的上述轴承架的圆周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装置。还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所述的回转电机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回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回转电机是电动转向装置用的电动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回转电机由于从轴承支承孔和电刷容置部分的相互的同侧分别切削形成端板部分和筒状部分,故这些中心轴可以容易地、精度良好地保持一致,降低因电刷装置所引起的骚音,可实现回转电机性能的稳定化。并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回转电机由于轴承从电刷容置部分侧嵌于轴承支承孔内,故可从同侧加工轴承支承孔和电刷容置部分,可以容易且精度良好地使这些中心轴一致,可降低因电刷装置引起的骚音,并可实现回转电机的性能的稳定化。并且,由于电刷容纳部分在端板部分的一侧形成,而相对于轴承的挡块部在端板部分的另一侧形成,故可在挡块部对从电刷容置部分侧嵌入于轴承支持孔的轴承有效定位。并且,由于具有相对电刷装置的轴承架的径向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可防止电刷装置在电刷容置部分内偏心固定,可进一步提高电刷的定位精度,降低电刷声响,并可实现回转电机的性能的稳定化。并且,即便是用于具有相对电刷装置的上述轴承架的圆周方向定位的第二定位装置,也可防止电刷装置在电刷容置部分内沿圆周方向变位固定,可提高电刷的定位精度,降低电刷的声响,实现回转电机的性能的稳定化,同时可减少因回转电机的回转方向不同而引起的性能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是电动转向装置用的电动机,可极大地发挥上述两回转的性能差减少的效果,并可得到价廉且高性能的电动转向装置电动机。另外,安装有该电动机的汽车具有可缩小左右两方向的转向操作的驱动力差的效果。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的实施形态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是图1的右侧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的实施形态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4是图3的右侧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的实施形态3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图5的右侧面图。图7是以往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8是以往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电机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该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凡是与图7、8中表示的部位相同的部位均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实施形态1图1及图2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回转电机的实施形态1,该实施形态1是电动转向装置用的电动机。图1是实施形态1的电动机尤其是其轴承架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右侧面图。在图1中省略了图7、8中的标号11-16的各部位,只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电动机的轴承架20及其附近部分。在图1、2中,轴承架20一体地具有筒状部分201和端板部分202。该轴承架20在其端板部分202的内侧(右侧)即存在有整流子12(参阅图7)的一侧具有容置电刷装置21的电刷容置部分203。该电刷容置部分203形成于筒状部分201的内周。另外,端板部分202在其中心部具有嵌有轴承19的轴承支承孔204。电刷装置21在设有中心部轴的贯穿孔的圆板状底座211上具有固定有4个电刷容置盒212的构造,底座211通过紧固螺钉213固定在电刷容置部分203的底面即端板部分202的内侧面(右侧面)。另一方面,轴承支承孔204在形成电刷容置部分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轴承19的开口部204b,在其相反侧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电机,包括:具有筒状部分和在其一侧的端部一体设置的端板部分的轴承架,形成于所述端板部分的轴承支承孔内并嵌入支持回转轴的轴承,以及配置在所述筒状部分的内周形成的电刷容置部的电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承孔和所述电刷容置部分分别由同侧切削所述端板部分和筒状部分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武史田中俊则阿久津悟山本京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