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625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通用前端编程语言或通用DSL进行前端页面与组件的开发与实现;步骤2:将步骤1的开发结果最终投放于不同容器且容器个数为两个及以上;步骤3:将步骤1的开发结果借助两个及以上不同框架能力编译、构建或打包;步骤4:将步骤3编译结果投放至步骤2所描述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第一,解决了跨三端框架无法投放小程序容器的问题;第二,解决了跨小程序框架无法投放其他容器的问题;第三,解决了不同领域的跨多端框架的能力互通问题;第四,解决了跨移动端框架与跨桌面端框架的投放互通问题。端框架与跨桌面端框架的投放互通问题。端框架与跨桌面端框架的投放互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端开发
,尤其是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移动端设备已经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产品的移动端已成为主流的产品形态之一。面对越来月复杂的移动端开发场景,需要越来越大的人力投入。移动端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关注不同端上的表现差异,在不同系统、不同容器上有者巨大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跨端的前端框架应运而生,包括跨三端框架 React Native、Weex、Flutter 等。大大减少了开发人员需要关心 Andord、iOS、Web 之间的差异,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该系列框架只解决的系统与 Web 容器层面带来的差异,无法覆盖小程序场景。
[0003]小程序已经成为各大主流 App 的主要运行模式之一,包括阿里小程序、腾讯小程序、字节小程序等。在解决小程序容器之间的差异问题上,也出现了一批跨小程序框架,包括 Taro、Rax、un

app、mpvue、WePY 等。这些跨小程序框架可以大大减少开发不同小程序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通过通用前端编程语言或通用DSL进行前端页面与组件的开发与实现;步骤2: 将步骤1的开发结果最终投放于不同容器且容器个数为两个及以上;步骤3: 将步骤1的开发结果借助两个及以上不同框架能力编译、构建或打包;步骤4: 将步骤3编译结果投放至步骤2所描述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通用前端编程语言包括但不限于Javascript、HTML、CSS;所述通用DSL包括但不限于React、以及基于 React 特征的扩展 DSL;通用 DSL包括但不限于Vue、以及基于Vue 特征的扩展DSL;通用DSL 包括但不限于小程序语法、以及基于小程序语法语法特征的扩展 DS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端前端开发跨框架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所述的容器包括不限于Web容器、H5容器、ReactNative容器、Weex容器、Fultter容器、Electron容器、Tauri容器、市面主流浏览器以及基于浏览器内核的改造容器、微信小程序容器、阿里小程序容器、百度小程序容器、QQ小程序容器、快应用容器、字节小程序容器、美团小程序容器、360小程序容器等,其中包括以支付宝小程序容器技术为基础衍生出的、淘宝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
申请(专利权)人:来未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