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43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该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包括:边界索、边界梁、桅杆以及多个提升组单元,其中,边界索分别通过第一提升组单元与两侧竖直设置的桅杆相连接,边界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边界索节点,第一边界索节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边界索节点,第二边界索节点通过第二提升组单元与桅杆相连接,第二边界索节点通过第三提升组单元与边界梁的端部相连接,第一边界索节点通过第四提升组单元与边界梁的中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边界索上的关键节点进行空间位态的不断调整,使各个索段之间可以平缓过渡,减少施工过程对拉索的损伤。减少施工过程对拉索的损伤。减少施工过程对拉索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索网结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索网结构以质轻、柔软易折叠、收缩比大、在拉伸状态下能承受一定的载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场馆。而索网结构的边界索一般会由多根拉索组成,同时在成型后呈现空间曲线的形态。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节约成本,一般会采用无胎架的提升安装形式。然而无胎架提升安装拉索的施工方法一直都是索网结构施工领域的难题。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拉索处于柔性状态,极有可能因为提升方式对拉索的位形控制不当,导致索节点之间的索段发生过度扭转,而使拉索受到损伤,所以对拉索的位形控制一直都是关系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界索(1)、边界梁(2)、桅杆(3)以及多个提升组单元,其中,所述边界索(1)分别通过第一提升组单元(41)与两侧竖直设置的桅杆(3)相连接,所述边界索(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边界索节点(11),所述第一边界索节点(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边界索节点(12),所述第二边界索节点(12)通过第二提升组单元(42)与所述桅杆(3)相连接,所述第二边界索节点(12)通过第三提升组单元(43)与边界梁(2)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边界索节点(11)通过第四提升组单元(44)与边界梁(2)的中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索(1)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钢拉索,所述第一边界索节点(11)通过索道和盖板结构与边界索(1)连接,且所述第一边界索节点(11)上设置有第四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41);所述第二边界索节点(12)通过螺杆与边界索(1)连接,且所述第二边界索节点(12)上设置有第二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21)和第三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3)的上部倾斜设置有边界索连接部(31),所述边界索连接部(3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边界索安装孔(311),所述边界索连接部(31)通过销轴与边界索(1)相连,所述桅杆(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11),第一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1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组单元安装孔(412);所述桅杆(3)的顶部设置旋转叉耳连接部(32),所述旋转叉耳连接部(32)上套设有旋转叉耳(33),所述旋转叉耳(33)上开设有所述第二提升组单元安装孔(422),所述旋转叉耳(33)与所述第二提升组单元(42)通过销轴相连,且所述旋转叉耳(33)的一侧设置辅助千斤顶(34),用于调整旋转叉耳(33)的旋转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梁(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三个边界梁节点(21),三个所述边界梁节点(21)分别用于连接第三提升组单元(43)、第四提升组单元(44),边界梁节点(21)的一侧设置有提升组单元连接件(2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组单元(41)、第二提升组单元(42)、第三提升组单元(43)和第四提升组单元(44)均由两套工装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提升组单元(41)包括间隔设置的承力架(413)和螺杆连接板(414),边界索(1)设置在螺杆连接板(414)和承力架(413)之间的中间位置,且边界索索头(13)伸出于螺杆连接板(414)外侧,锚具

绞线(416)分别从螺杆连接板(414)和承力架(413)上穿过,且两端分别伸出螺杆连接板(414)和承力架(413),所述锚具

绞线(41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叉耳(415),所述第一叉耳(415)与所述第一提升组单元连接部(411)固定连接,所述锚具

绞线(4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提升千斤顶(4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组单元(42)包括第一提升架(423),所述第一提升架(423)内设置有第二提升千斤顶(424),所述第一提升架(423)的一端设置有提升架安装孔(426),用于与所述旋转叉耳(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提升架(423)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有锚具

绞线(416),所述锚具

绞线(416)上安装有球形垫板(42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提升组单元(43)和第四提升组单元(4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提升架(433),所述第二提升架
(433)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提升架(433)内设置有第三提升千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金金卢立飞高晋栋陈新礼杨越张书欣胡洋尤德清司波王泽强王丰马健鲍敏张晓迪张维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