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4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艺技术领域,是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该方法分三段塞操作:第一段塞:注稠油降粘剂,设计配注降粘剂浓度1%,降粘剂用量3吨,溶液注入量400m3,注入排量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艺
,具体而言是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在稠油区块低渗透层由于储层物性差、连通性差,已建注采井网油水井之间难以形成驱替流线,驱替效果差;未建注采井网的小砂体(如:小“土豆”块、小条带)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地层能量衰减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采出程度低。同时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气油比上升,原油粘度上升,地面单井管线流动阻力增加,回压升高,抽油机负荷增加,制约了稠油三低井(低渗、低压、低含水)的产能提升和效益开采。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孤东油田管理二区现有三低井53口,日产液量328.6t/d,日产油量100.9t/d,平均单井日产液量6.2t/d,平均日产油量1.9t/d,综合含水69.3%,原油粘度4500mPa.s,动液面1006米,储量动用程度16.7%。此类油井具有一定的剩余地质储量,而传统工艺有其局限性,长期以来此类井不能得到有效治理,探索如何配套治理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动用差储量动用程度,培育新的产量增长点油田开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三低井治理传统的方法是采取掺水降粘、电热杆加热、蒸汽吞吐等工艺技术。
[0003]对于稠油区块三低井治理传统的方法是采取掺水降粘、电热杆加热、蒸汽吞吐、注水吞吐等工艺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掺水降粘,地下井筒热水和降粘剂只是解决了井筒降粘问题,虽然降低了抽油机的载荷,但不能解决地层原油加热问题;井口地面管线热水和降粘剂,只是解决了地面管线降粘问题,对降低回压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电热杆加热同样只是解决了井筒降粘问题,降低一定的抽油机载荷,但不能解决地层原油加热问题。三是蒸汽吞吐,通过高温蒸汽对地层原油降低粘度作用明显,增油幅度大,阶段增油多。但投入资金大,每口井大约100万元左右,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因而,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设计了一种新的采油工艺技术,提供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解决油田稠油区块三低井开采问题,降低采油成本,增加原油产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油田稠油区块的采收率。
[0005]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管线、将储水罐、水泵、加热炉、药剂计量泵、药剂罐、增压泵等相关辅助设备运至井场。
[0006]2.安装采油树,卸掉抽油井井口装置,将抽油杆柱、活塞从油管柱、泵筒内起出,安装好采油树。
[0007]3.地面连接,将采油树的套管阀门通过管线依次与流量计、增压泵出口阀门、增压泵、增压泵进口阀门、第三阀门、加热炉、第二阀门、水泵、第一阀门、储水罐连接。
[0008]4.管线试压,将储水罐加满清水,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启动水泵将加热炉加满水,打开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关闭套管阀门,启动增压泵,试压25MPa,稳压30min,压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
[0009]5.加降粘剂、预热,点燃加热炉,水温达到90
°
C,将药剂罐按降粘剂浓度1%配制加满。
[0010]6.进行吞吐调剖工艺,分三段塞操作:第一段塞:注稠油降粘剂,设计配注降粘剂浓度1%,降粘剂用量3吨,溶液注入量400m3,注入排量2

5m3/d;打开套管阀门、套压表阀门、第四阀门,同时启动药剂计量泵、增压泵,降粘剂溶液通过套管阀门进入套管与油管柱环形空间通过至丢手到绕丝筛管中心管,通过绕丝筛管注入油层。
[0011]稠油中胶质与沥青质含量较高,而且随着胶质和沥青质的增加,轻质馏分进一步减少,原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同时增加,原油的流变性进

步恶化。稠油降粘剂的主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地层中的稠油从油包水的乳化状态转变为以水为外相的乳化状态,使稠油粘度大幅下降。降粘剂组分还能吸附在岩石孔隙内壁和管壁上形成一层亲水膜,降低稠油的流动磨阻,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0012]第二段塞:注生物酶制剂,设计生物酶制剂配注浓度0.4%,生物酶制剂用量10吨,溶液注入量2000m3,注入排量5

10m3/d;将药剂罐按生物酶制剂配注浓度0.4%加满,同时启动药剂计量泵、增压泵,生物酶制剂溶液通过套管阀门进入套管与油管柱环形空间通过至丢手到绕丝筛管中心管,通过绕丝筛管注入油层。
[0013]生物酶作为一种水溶性产品,具有非常高的释放储层岩石颗粒表面碳氢化合物的能力。它可以改变储集层岩石的润湿状态,使储集层岩石从亲油性改变为亲水性,可以降低润湿角,降低界面张力,从而减少了原油在储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使原油从岩石颗粒表面释放,从微孔中析出,达到解堵、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0014]第三段塞:注高温水和生物酶,设计注高温水1700吨/口,高温水90
°
C,生物酶制剂配注浓度0.4%,注入量600m3,注入排量8

12m3/d;按上述操作完成后,关闭采油树的套管阀门焖井10天。
[0015]生物酶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内切酶和细胞外切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产生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改变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或蜡分子间的亲和力,达到解堵的效果。
[0016]7.卸掉步骤三连接的设备。
[0017]8.将抽油杆柱和活塞下入油管柱至泵筒,安装好抽油井井口装置,将悬绳器与抽油光杆连接,确定好生产参数,启动抽油机投入生产。
[0018]9.将有关数据记入作业报表。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于油田稠油区块三低井治理设计了一种新的采油工艺技术,通过注高温水和降粘剂和生物酶吞吐新工艺技术的叠加作用,投入成本低,实现低液井的开发,提高动用差储量的动用程度,寻找到产量新的增长点,增加原油产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油田稠油区块的采收率,为油田开发稠油区块工艺措施的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专利创造的示意性实施图例及其说明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专利,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0.流量计、1.储水罐、2.第一阀门、3.水泵、4.第二阀门、5.加热炉、6.第三阀门、7.管线、8.药剂计量泵、9.第四阀门、10.药剂罐、11.第五阀门、12.增压泵、13.第六阀门、14.采油树,141.套管阀门、142.总阀门、143.套压表;15.套管、16.油管柱、17.泵筒、18.尾管、19.丢手、20.封隔器、21.绕丝筛管、22.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稠油井吞吐调剖增产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管线(7)、将储水罐(1)、水泵(3)、加热炉(5)、药剂计量泵(8)、药剂罐(10)、增压泵(12)等相关辅助设备运至井场;步骤二.安装采油树(14),卸掉抽油井井口装置,将抽油杆柱、活塞从油管柱(16)、泵筒(17)内起出,安装好采油树(14);步骤三.地面连接,将采油树(14)的套管阀门(141)通过管线(7)依次与流量计(0)、第六阀门(13)、增压泵(12)、第五阀门(11)、第三阀门(6)、加热炉(5)、第二阀门(4)、水泵(3)、第一阀门(2)、储水罐(1)连接;步骤四.管线试压,将储水罐(1)加满清水,打开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4),启动水泵(3)将加热炉(5)加满水,打开第五阀门(11)、第六阀门(13)、关闭套管阀门(141),启动增压泵(12),试压25MPa,稳压30min,压降不大于0.5MPa为合格;步骤五.加降粘剂、预热,点燃加热炉(5),水温达到90
°
C,将药剂罐(10)按降粘剂浓度1%配制加满;步骤六.进行吞吐调剖工艺,分三段塞操作:第一段塞:注稠油降粘剂,设计配注降粘剂浓度1%,降粘剂用量3吨,溶液注入量400m3,注入排量2

5m3/d;打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军杨黎黄玉顺刘成俊王勇李明朋燕章华于勇刘卫东董泓铄李雁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方科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