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27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以及用于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动触头和静触头,均设置在容纳腔内;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活塞与动触头连接,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动触头和静触头均位于第二气室内;其中,外壳上还设置有灭弧通道,活塞具有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当活塞处于合闸状态时,进气口通入高压气体,灭弧通道与容纳腔隔断;当活塞处于分闸状态时,进气口关闭,第一气室内的绝缘气体通过灭弧通道进入第二气室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对负荷开关进行有效灭弧导致绝缘柜内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荷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荷开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负荷开关是一种介于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开关电器,其包含具有一定灭弧作用的装置,能够实现额定电流及过载电流的开断。气吹式灭弧负荷开关在开断时如果存在灭弧缺陷将出现电弧未熄灭的现象,此现象不但未实现电路的切断,且由于电弧的高温特性导致负荷开关的触头表面融化烧毁。针对此现象,现有技术方案中大多采用了增加绝缘柜内的气体浓度进行有效灭弧。
[0003]然而,由于负荷开关本身的机械性能,增加绝缘柜内的气体浓度会导致柜内气压增加,而气压的持续增加会导致气体绝缘柜柜体的变形,不利于保证绝缘柜的稳定性,也不利于对绝缘柜内其他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荷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对负荷开关进行有效灭弧导致绝缘柜内气压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以及用于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动触头和静触头,均设置在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容纳腔以及用于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11);动触头(20)和静触头(30),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触头(20)与所述静触头(30)相对设置;活塞(4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12)和第二气室(13),所述活塞(41)与所述动触头(20)连接,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气室(12)连通,所述动触头(20)和所述静触头(30)均位于所述第二气室(13)内;其中,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灭弧通道(14),所述灭弧通道(14)的两个连通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气室(12)和所述第二气室(13)连通,所述活塞(41)具有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当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合闸状态时,所述进气口(11)通入高压气体,所述灭弧通道(14)与所述容纳腔隔断,以使所述活塞(41)带动所述动触头(20)向靠近所述静触头(30)的方向运动;当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分闸状态时,所述进气口(11)关闭,所述活塞(41)带动所述动触头(20)向远离所述静触头(30)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气室(12)内的绝缘气体通过所述灭弧通道(14)进入所述第二气室(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通道(14)位于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还包括:第一连接杆(42),与所述活塞(4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2)位于所述活塞(41)远离所述动触头(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2)穿设在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凯王广先杨悖思刘震赵瑞影荆柳雯袁松强郑勇瀚郭一鸣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