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27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桁、主桁架立柱以及主梁,所述主梁的中跨前进方向的一端安装设置有前上横梁,所述前上横梁的下方安装设置有吊挂,所述前上横梁的底部安装设置有前下横梁,所述前下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后下横梁,所述后下横梁位于主桁架立柱的正下方,挂篮结构前移到位后,逐根更换后支腿压梁上的锚杆,形成主梁上的后锚固梁的锚杆,从而将挂篮锚固点从后支腿转移至后锚固梁上。该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锚杆、后锚压梁、后支腿、后支腿压梁等结构,后支腿与后锚点共用锚固点,节省预留孔安装时间,减少梁体开孔数量,提高梁段强度和施工质量。提高梁段强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挂篮结构通过预埋精轧螺纹钢,与挂篮行走梁锁死固定,并在主梁根部设计后锚固定挂篮主桁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开设大量预留孔对锚杆进行固定,大量预留孔的开设,不仅会增加锚固点的安装时间,还会对梁体的强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锚杆、后锚压梁、后支腿、后支腿压梁等结构,后支腿与后锚点共用锚固点,节省预留孔安装时间,减少梁体开孔数量,提高梁段强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包括主桁、主桁架立柱以及主梁,所述主梁的中跨前进方向的一端安装设置有前上横梁,所述前上横梁的下方安装设置有吊挂,所述前上横梁的底部安装设置有前下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桁(1)、主桁架立柱(2)以及主梁(3),所述主梁(3)的中跨前进方向的一端安装设置有前上横梁(6),所述前上横梁(6)的下方安装设置有吊挂(5),所述前上横梁(6)的底部安装设置有前下横梁(7),所述前下横梁(7)的一侧设置有后下横梁(8),所述后下横梁(8)位于主桁架立柱(2)的正下方,所述后下横梁(8)的上方安装设置有后吊挂(9),所述主梁(3)中部的下方安装设置有前支腿(10),所述主梁(3)的中跨前进方向的另一端安装设置有后锚固梁(11),所述后锚固梁(11)的下方设置有后支腿(12),所述后支腿(12)上安装设置有后支腿压梁(13),所述后锚固梁(11)和后支腿压梁(13)之间贯穿有锚杆(14),所述锚杆(14)贯穿后锚固梁(11)和后支腿压梁(13)固定在位于桥墩梁体的预埋孔(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1)通过主桁架立柱(2)与主梁(3)进行安装设置,所述主桁(1)、主桁架立柱(2)以及主梁(3)之间安装设置好后形成一组结构组合件,所述该装置并列设置有三组上述的结构组合件,所述结构组合件之间的中部通过横联及平联(4)进行安装设置,所述结构组合件之间的两端分别通过前上横梁(6)以及后锚固梁(11)进行安装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横梁(7)和后下横梁(8)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进行待浇梁段的浇筑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孔(15)开设在桥墩梁体的上表面,该装置通过锚杆(14)与桥墩梁体进行固定,所述锚杆(14)为精轧螺纹杆。5.一种新型后锚点锚杆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南武建亮魏东林国毅柯梁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