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调度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能源广泛接入背景下考虑需求侧响应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策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需求侧响应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广泛接入,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灵活性资源和不确定因素,需求侧资源在电力调度中的作用开始被重新认识,通过需求侧管理调控负荷,是有效解决新能源机组出力不确定性、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在目前已有的需求侧响应电力系统调度研究中,只考虑以需求侧响应为电力系统调度的研究主体,火电机组等常规机组接入背景下的优化调度问题,或是只考虑风电机组广泛接入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调度问题。但仅仅考虑需求侧或新能源供应侧的不确定性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而传统的统计方法已不满足求解两者不确定性的综合问题。除此之外,大多数需求侧的研究脱离新能源广泛接入电网的背景趋势,许多计及需求侧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0003]针对风电与可中断负荷的预测的不确定性处理,在现有研究中也只有少数涉及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建立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步骤1.1、利用式(1)建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的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式(1)中:Ω
T
为调度时间集合,t
m
表示所述调度时间集合Ω
T
中的第m个采样时刻;Ω
G
为火电机组集合;c
g
为第g个机组发出单位电量的碳排放量;为第g个机组在第m个采样时刻t
m
的有功出力;步骤1.2、利用式(2)建立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约束:式(2)中:Ω
B
为节点集合;为第i个节点在第m个采样时刻t
m
的负荷功率需求;步骤1.3、利用式(3)和式(4)建立电力线路潮流安全约束:步骤1.3、利用式(3)和式(4)建立电力线路潮流安全约束:式(3)
‑
式(4)中:表示第m个采样时刻t
m
的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输电线路允许流过的有功功率;为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输电线路允许流过的有功功率最大值;Ω
L
为线路集合;G
k
为与第k个节点连接的机组集合;Γ
ij,k
为第k个节点对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输电线路的节点功率转移因子;步骤1.4、利用式(5)构建机组爬坡速度约束:式(5)中:和分别为第g个机组上、下行的爬坡速率;为第g个机组在第m
‑
1个采样时刻t
m
‑1的有功出力;步骤1.5、利用式(6)构建机组最大、最小出力约束:式(6)中:和分别为第g个机组有功出力的下限和上限;步骤二、构建考虑需求侧响应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步骤2.1、在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中增加与可中断负荷调控相关的约束:步骤2.1.1、利用式(7)构建可中断负荷中断量约束:式(7)中:P
iIL,min
和P
iIL,max
分别为第i个节点上可中断负荷的最小和最大中断量;为表示第m个采样时刻t
m
的第i个节点上可中断负荷中断状态的布尔变量,若为1,则表示处于中断状态;若为0,则表示处于不中断状态;步骤2.1.2、利用式(8)构建最小中断时间约束:
式(8)中:为第i个节点可中断负荷在第m个采样时刻t
m
的累计中断时间;T
iD,min
为第i个节点可中断负荷的最小中断时间;对式(8)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式(9):式(9)中:表示第i个节点在第m个采样时刻t
m
开始中断负荷的布尔变量,当且仅当且时,时,为表示第m
‑
1个采样时刻t
m
‑1的第i个节点上可中断负荷中断状态的布尔变量,若为1,则表示处于中断状态;若为0,则表示处于不中断状态;对进行线性化后,得到式(10)
‑
式(12):式(12):式(12):步骤2.1.3、利用式(13)构建最大中断时间约束:式(13)中:T
iD,max
为第i个节点可中断负荷的最大中断时间;步骤2.1.4、利用式(14)构建最小中断间隔约束:式(14)中:为第i个节点可中断负荷在第m个采样时刻t
m
累计不中断时间,T
iU,min
为最小中断间隔时间;对式(14)进行线性化,得到式(15):式(15)中:为表示第i个节点负荷在第m个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穆志影,平阳,姜可馨,江灵杰,郑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