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13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包括交流输入电路、EMI抗干扰电路、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PWM控制电路,升压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和控制模块。半桥拓扑结构,使得变压器双向磁化,能够高效率利用铁芯,工作频率高;且功率器件是开关状态,能够减少变压器的体积,整个电源的体积随之减小。同时,开关管频率为输出PWM波频率的1/2,有利于减小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脉动,提高稳压精度;通过半桥逆变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频率发生变化,经过反馈电路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产生不同的PWM信号,去控制半桥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达到对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进行自动调节,智能化程度高。度高。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逆变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0002]EL冷光片是一种运用新兴的高科技光源,可产生色泽艳丽,多彩多样的冷光片产品。它能将电能充分转化为光能,具有十分优良的特性,已广泛运用在广告行业、汽车工业、电子产品液晶背光、建筑外墙和室内装饰等领域。
[0003]现有的EL冷光片驱动逆变电源常采用工频变压器,工频变压器使用铁心绕制,导致体积大重量重,不利于运输,制造成本高,又由于工作频率低,其峰值持续时间短,效率低,稳定性差。且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的控制,是采用可调电阻,用手旋动可调电阻控制。非常不方便,而且不够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解决现有技术中EL冷光片的驱动逆变电源,体积重量大、电源转换效率低、工作频率低;且采用手动旋动可调电阻来控制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非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包括交流输入电路、升压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交流滤波电路、交流输出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升压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交流滤波电路和交流输出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出电路和半桥逆变电路连接;
[0007]所述交流输入电路接入外部220V,50HZ交流电,升压电路对220V,50HZ交流电进行升压,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对升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第一直流电,然后经过半桥逆变电路输出第一交流电,经过交流滤波电路后通过交流输出电路输出,得到需要的电压、电流和频率,为EL冷光片供电。
[0008]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产生第一PWM信号,驱动半桥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
[0009]现有的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采用工频变压器,工作在线性区,功率管一直为开通状态,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输入电压市电的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半桥拓扑结构,使得变压器双向磁化,能够高效率利用铁芯,工作频率高;且功率器件是开关状态,能够减少变压器的体积,整个电源的体积随之减小。同时,开关管频率为输出PWM波频率的1/2,有利于减小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脉动,减小滤波电感的大小,提高稳压精度;变压器原边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输入电压的利用率。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半桥逆变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频率发生变化,经过反馈电路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产生不同的PWM信号,去控制半桥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达到对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自动
进行调节,智能化程度高,非常方便。
[0011]进一步优化,还包括EMI抗干扰电路、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和PWM控制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EMI抗干扰电路、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和升压电路依次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MOS功率电路电连接。
[0012]所述EMI抗干扰电路对外部接入的220V,50HZ交流电进行抗电磁干扰处理,初级整流滤波电路对抗干扰处理后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和整流,输出初级直流电,初级直流电通过MOS功率电路逆变后输出初级交流电,初级交流电经过升压电路进行升压;所述PWM控制电路产生频率固定的初级PWM信号驱动MOS功率电路中的MOS管。
[00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EMI抗干扰电路,降低电路中干扰和噪声。通过设置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和PWM控制电路,提高稳定性,防止因电压波动导致变压器受损。
[0014]进一步优化,通过电压反馈电路将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通过电流反馈电路将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基准电压电路、基准电流电路,精度比较高,类似标准的电压和电流源。
[0015]进一步优化,依次连接的MOS功率电路、升压电路和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升压变压器、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和第五滤波电容C5;
[0016]所述第三MOS管Q3和第三滤波电容C3串联,第四MOS管Q4和第四滤波电容C4串联,二者并联后与升压变压器的原边两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线圈T02两端分别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变压器副边线圈的中心抽头为输出电压负极,整流后经第五滤波电容C5滤波。
[0017]进一步优化,所述半桥逆变电路包括两个桥臂,第一桥臂由第一MOS管Q1、第三续流二极管D3和第四续流二极管D4管组成;第二桥臂由第二MOS管Q2、第五续流二极管D5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组成;两个桥臂联结点之间引出接头连接交流滤波电路。
[0018]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模块的核心芯片为单片机;所述交流输出电路输出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电压反馈电路与单片机的对应引脚连接;另一路是电流反馈电路与单片机的对应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出信号分两路分别与半桥逆变电路中对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连接。
[0019]进一步优化,所述PWM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型号为KA7500B。KA7500B内部采用的外部改变元器件参数来改变频率,脉冲宽度可调制的集成电路,开关电源的控制、调制和保护电路尽在其中,在单端正激式、半桥式、全桥式以及推挽式开关电源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内部集成了全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片内置有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部只需一个电阻一个电容来组成震荡元件;内置误差放大器;5V基准参考电压源置于片内;死区时间可调;拥有400mA驱动能力的功率晶体管置于片内;拥有推拉两种输出方式。
[0020]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输入电压市电的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半桥拓扑结构,使得变压器双向磁化,能够高效率利用铁芯,工作频率高;且功率器件是开关状态,能够减少变压器的体积,整个电源的体积随之减小。同时,开关管频率为输出PWM波频率的1/2,有利于减小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脉动,减小滤波电感的大小,提高稳压精度;变压器原边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输入电压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采用高频变压器设计,克服了之前采用工频变压器而使电
源体积重量大,电源转换效率低、运输困难等缺点。
[002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半桥逆变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频率发生变化,经过反馈电路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产生不同的PWM信号,去控制半桥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达到对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自动进行调节,智能化程度高,非常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可调的电阻,手动调节,不够智能而且元件容易损坏的困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的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的升压电路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输入电路、升压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交流滤波电路、交流输出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升压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交流滤波电路和交流输出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流输出电路和半桥逆变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电路接入外部220V,50HZ交流电,升压电路对220V,50HZ交流电进行升压,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对升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第一直流电,然后经过半桥逆变电路输出第一交流电,经过交流滤波电路后通过交流输出电路输出,为EL冷光片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产生第一PWM信号,驱动半桥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EMI抗干扰电路、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和PWM控制电路;所述交流输入电路、EMI抗干扰电路、初级整流滤波电路、MOS功率电路和升压电路依次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MOS功率电路电连接;所述EMI抗干扰电路对外部接入的220V,50HZ交流电进行抗电磁干扰处理,初级整流滤波电路对抗干扰处理后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和整流,输出初级直流电,初级直流电通过MOS功率电路逆变后输出初级交流电,初级交流电经过升压电路进行升压;所述PWM控制电路产生频率固定的初级PWM信号驱动MOS功率电路中的MOS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L冷光片的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压反馈电路将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通过电流反馈电路将交流输出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跃马成有卜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