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该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包括三组复合导线,其特征是:复合导线进行一次全换位,复合导线中相邻两组与另外一组进行第一次位置互换的换位和第二次位置互换的换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每根导线在绕组辐向所处位置在整体上处于近似相同,每根导线受轴向漏磁产生的电动势接近,减少了电动势的差异,降低了在并联导线间的环流,从而减少了导线中的电流密度,降低了负载损耗的增加。降低了负载损耗的增加。降低了负载损耗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
[0001](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
[0002](二)
技术介绍
大容量变压器为减少环流损耗一般采用多根复合线多根并绕的方式绕制线圈,线圈换位方式采用标准全换位,来实现降低环流损耗的目的。但是,仅用普通标准全换位,每根导线在绕组辐向所处位置不同,在对应各个位置的轴向漏磁通不相等的情况下,每根导线受轴向漏磁通感应产生的电动势不等。此外,电动势的差异还会在并联导线间形成环流,从而增大导线中的电流密度,造成负载损耗增加,容量越大的变压器越明显。
[0003](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绕制结构简单、环流损耗小的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包括三组复合导线,其特征是:复合导线进行一次全换位,复合导线中相邻两组与另外一组进行第一次位置互换的换位和第二次位置互换的换位。
[0005]进一步的,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的相邻两组为上面两组。
[0006]进一步的,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的相邻两组为下面两组。
[0007]进一步的,第一次换位位置为线圈的1/3处。
[0008]进一步的,第二次换位位置为线圈的2/3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每根导线在绕组辐向所处位置在整体上处于近似相同,每根导线受轴向漏磁产生的电动势接近,减少了电动势的差异,降低了在并联导线间的环流,从而减少了导线中的电流密度,降低了负载损耗的增加。
[0010](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线全换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导线。
[0012](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三组复合导线1,复合导线1进行一次全换位,复合导线1中相邻两组与另外一组进行第一次位置互换的换位和第二次位置互换的换位。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的相邻两组为上面两组。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的相邻两组为下面两组。第一次换位位置为线圈的1/3处。第二次换位位置为线圈的2/3处。
[0013]实施例1:线圈开始绕制时,每段之间进行三根复合导线1的标准换位即全换位。在线圈约1/
3处进行第一次换位,在线圈约2/3处第二次换位。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时,使上面两组与下面一组进行位置互换。
[0014]实施例2:线圈开始绕制时,每段之间进行三根复合导线1的标准换位即全换位。在线圈约1/3处进行第一次换位,在线圈约2/3处第二次换位。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时,使上面一组与下面两组进行位置互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包括三组复合导线(1),其特征是:复合导线(1)进行一次全换位,复合导线(1)中相邻两组与另外一组进行第一次位置互换的换位和第二次位置互换的换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三复合三根并绕线圈换位结构,其特征是:第一次换位及第二次换位的相邻两组为上面两组。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迎齐士伟曹真义张天磊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