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轴承装置的电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05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承装置,被配置成可相对回转的轴承面互相相对的轴承构件(3)或轴构件(4),由具有空穴的多孔质的金属烧结体形成,并且,利用润滑性树脂封止该金属烧结体的各空穴的轴承面上的开口,将润滑性树脂充填成不从轴承面的金属表面凸起的形状,成为轴承面的一部分,通过金属模精压工序可形成轴承面良好的尺寸精度,不需要实施高价格的车床加工等。通过采用简易且低廉的结构,可得到低成本且高精度的轴承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轴承构件可相对回转地支承轴构件的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所述轴承装置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在电动机等的各种回转驱动装置中,大多是采用由轴承构件可相对回转地支承轴构件的轴承装置。在通常的轴承装置中,轴承构件的轴承面和轴构件的轴承面是配置成在半径方向或轴向相互近接的对置状态,为了提高这些的各轴承面的滑动性和耐磨损性,常常实施涂覆或电镀等的表面改良工序。例如,在利用油和空气等润滑流体的动压的动压轴承装置中,在设置于轴构件及轴承构件的动压轴承面的一方侧,有时形成含有PTFE的聚酰胺-酰亚胺薄膜。在相对该成膜面的另一方侧的动压轴承面上,有时实施铝阳极化处理或Ni-P电镀等的表面处理。并且,在这些轴承面的表面处理后,通过实施车床加工等来确保轴承特性所必需的尺寸精度、或者通过浸蚀加工来形成动压发生用的槽。然而,在上述那种实施涂覆或电镀等的表面改良工序时,会相应地增大成本。特别是在实施涂覆时,涂料的损失非常多,并且为了使适当的膜厚得到适当的尺寸精度而进行重复涂覆,此时的多余部分由车床加工来除去,成为了多余的工序。在实施电镀等的湿式表面处理时,难以将局部性的缺陷和处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装置,由轴承构件可相对回转地支承轴构件,该轴承构件的轴承面与轴构件的轴承面互相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或轴构件,由具有空穴的多孔质的金属烧结体形成,并且,在所述金属烧结体的各空穴内充填着润滑性树脂,形成所述轴承 面的一部分,利用该润滑性树脂封止所述各空穴的所述轴承面上的开口,通过使所述润滑性树脂面和所述金属烧结体的金属表面的双方露出,形成所述轴承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嵜康史中川久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