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2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属于中厚板生产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板坯加热;(2)高压水除鳞;(3)轧制;(4)水冷;(5)热矫直;(6)冷床冷却;所述轧制分为一阶段轧制和二阶段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不同钢级和不同规格管线钢,对过渡料参数进行限定,过渡料宽度规格必须大于管线钢板宽度,且当管线钢板规格越薄越宽时,过渡料终轧温度相应提高,保证烫辊充分和均匀。压下率根据道次总量情况而定,适当压下率在保证性能基础上可以减少变形抗力导致的板形问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方法的应用,管线钢板不平度低于10mm/m。不平度低于10mm/m。不平度低于10m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厚板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强化钢铁产品绿色设计理念,符合下游行业高钢级、轻量化趋势,高级别薄宽规格管线用中厚钢板的用量需求不断攀升,而为满足管线钢的强韧性综合性能,必须采用低碳微合金体系配合控轧控冷技术进行生产,该工艺条件下的板形控制难度较大。在批量生产高级别薄宽规格管线钢的过程中,轧制初期的钢板板形极差,尤其是首支钢板,由于烫辊不充分,在轧制过程中,甚至在矫直缓冷后,极易出现波浪、瓢曲等问题,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钢板需要在冷矫直机矫直,严重影响后序工序的正常生产和订单交付进度。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轧制板形过差,水冷工艺只会恶化板形,后期矫直挽救十分困难,所以板形控制必须对各工艺节点来料提出要求,形成本工艺节点前馈控制。
[0003]申请号为20111009138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机架炉卷轧机热轧平轧高钢级管线钢板形控制工艺,通过优化轧制规程和水冷制度实现对板形的控制,该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板坯加热;(2)高压水除鳞;(3)轧制;(4)水冷;(5)热矫直;(6)冷床冷却;所述轧制分为一阶段轧制和二阶段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管线钢轧前过渡料满足以下条件,过渡料数量≥5支,过渡料与管线钢宽度之差≥300mm,过渡料终轧温度≥8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轧制道次采用单道次轧制,道次数为11或13道次,根据轧制道次,对倒数第二道次和末道次压下率进行限制;二阶段轧制道次数为5道次或7道次,根据二阶段轧制道次数对CVC窜辊量进行限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采用11道次轧制时,倒数第二道次压下率≥18%,末道次压下率≥9%。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采用13道次轧制时,倒数第二道次压下率≥13%,末道次压下率≥11%。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单机架炉卷轧机生产管线钢的板形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段轧制终轧温度控制在810~840℃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飞孔雅朱士鹏徐庆磊房振业李复磊李东岳韩启彪韩力强杨欣兴车金锋陈耀蔡茗宇季伟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