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还原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制备(2R,5R)-二氢香芹酮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1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烯还原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制备(2R,5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烯还原酶突变体、工程菌及其制备(2R,5R)

二氢香芹酮的应用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还原酶突变体,具体涉及一种烯还原酶突变体GsOYE

R13及其编码基因,含有该突变体编码基因的质粒及重组菌,以及该烯还原酶突变体GsOYE

R13在催化(5R)

香芹酮制备手性化合物(2R,5R)

二氢香芹酮中的应用。
(二)
技术介绍

[0002]烯还原酶(EC1.6.99.1)属于氧化还原酶,能催化活化烯烃的不对称还原,其在加氢的同时可以引进一个或两个手性中心,对α,β不饱和酮、醛、硝基烯烃和羧酸的催化还原有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烯还原酶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TIM桶中间含有FMN,是NAD(P)H依赖性氧化还原酶。烯还原酶活性中心区域的组氨酸和天冬酰胺残基在底物不对称还原中起着重要作用。
[0003]与化学水解法相比生物转化法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并能在无额外引入保护/修饰基团的情况下实现化学、区域和对映体选择性等优点。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还原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烯还原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烯还原酶突变体的编码基因。3.一种含权利要求2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菌。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烯还原酶突变体在催化(5R)

香芹酮制备手性化合物(2R,5R)

二氢香芹酮中的应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将含烯还原酶突变体编码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湿菌体超声破碎,取破碎混合液离心的上清液或上清液提取的纯酶为催化剂,以(5R)

香芹酮为底物,以NAD(P)+为辅因子,以醇脱氢酶或葡萄糖脱氢酶为辅酶,以异丙醇或葡萄糖为辅助底物,以pH 8.0

10.0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体系,在30

40℃,180

250rpm转速的摇床中反应完全后,反应液分离纯化,获得手性产物(2R,5R)

二氢香芹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用量以蛋白含量计为0.1

5mg/mL,所述底物加入终浓度2

20mM,所述NAD(P)
+
加入终浓度0.05

0.2mM,所述辅酶加入终浓度0.2

2U/mL,所述辅助底物加入终浓度为30

100m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为:以所述上清液或纯酶为催化剂,以(5R)

香芹酮为底物,以NAD(P)
+
为辅因子,以葡萄糖脱氢酶为辅酶,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以50m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金邱乐泉王碧娇李彤彤鄢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