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99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包括倒车汽缸上半、倒车汽缸下半、汽缸,倒车汽缸上半与倒车汽缸下半双头螺柱进行把紧形成倒车汽缸,倒车汽缸上半的中分面搭接到汽缸的中分面上,并通过双头螺柱和罩螺母把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有的倒车汽轮机结构与汽缸下半死点的位置固定不动,当工作受热时只能向上膨胀,导致了倒车汽轮机与转子的中心相偏离等问题。通过采用一体后的倒车汽缸上半落在汽缸水平中分面的安装形式,热膨胀可以向圆周方向释放,保证了与转子中心的同心度,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轮机,具体地说是汽轮机倒车汽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高温的蒸汽进入倒车汽缸做功时,将热量传给倒车汽缸使其发生热膨胀,如果热膨胀释放不充分,会产生热应力,影响倒车汽缸的刚度,会产生机组的振动。原有的倒车汽轮机结构与汽缸下半死点的位置固定不动,当工作受热时只能向上膨胀,导致了倒车汽轮机与转子的中心相偏离等问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原有倒车汽缸进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倒车汽缸工作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热膨胀导致与转子中心偏离等问题,从而提高倒车汽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其特征是:包括倒车汽缸上半、倒车汽缸下半、汽缸,倒车汽缸上半与倒车汽缸下半双头螺柱进行把紧形成倒车汽缸,倒车汽缸上半的中分面搭接到汽缸的中分面上,并通过双头螺柱和罩螺母把紧。
[0006]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0007]1、倒车汽缸四周与汽缸无约束,并与转子保持同心度。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有的倒车汽轮机结构与汽缸下半死点的位置固定不动,当工作受热时只能向上膨胀,导致了倒车汽轮机与转子的中心相偏离等问题。通过采用一体后的倒车汽缸上半落在汽缸水平中分面的安装形式,热膨胀可以向圆周方向释放,保证了与转子中心的同心度,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0011]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船用倒车汽轮机倒车汽缸,包括倒车汽缸上半1、倒车汽缸下半2、汽缸3,将倒车汽缸上半1与倒车汽缸下半2进行连接,用双头螺柱和罩螺母进行把紧,形成一个整体。倒车汽缸上半1中分面大于倒车汽缸下半2中分面,再将倒车汽缸上半1落在汽缸3中分面上,用双头螺柱和罩螺母把紧。可以使倒车汽缸工作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热膨胀向四周传递,避免了与转子中心的偏离,从而提高倒车汽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2]本专利技术船用倒车汽轮机安装形式的实现过程:
[0013]1、满足机组对倒车汽轮机的工作需求,改变原有汽轮机与汽缸安装形式,取消了与汽缸下半死点位置的安装;
[0014]2、将倒车汽缸上半1与倒车汽缸下半2通过双头螺栓进行把紧,形成一体,倒车汽缸整体的安装更方便;
[0015]3、将一体后的倒车汽缸上半1落在汽缸3水平中分面并且把紧,省去了与汽缸底部死点的对中,安装更容易;
[0016]4、倒车汽缸四周与汽缸无约束,当工作受热产生的热膨胀可以充分的向四周释放,避免了热应力集中,并且可以始终与转子保持同心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船用汽轮机倒车汽缸,其特征是:包括倒车汽缸上半、倒车汽缸下半、汽缸,倒车汽缸上半与倒车汽缸下半双头螺柱进行把紧形成倒车汽缸,倒车汽缸上半的中分面搭接到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苗苗刘统章许亮张世栋宋禹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