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96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具有短接部件、绝缘握把部件、接地部件、可调节万向节(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部件由短接伸缩杆(1)、触指部分、触指连接部分(3)构成,绝缘握把部件由可伸缩绝缘杆(8)、手持绝缘柄(9)构成;接地部件由阻放部件(5)、接地线、接地端线夹构成。本申请解决了国家电网安规7.4.2中规定的: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并将10kV电容器组逐只充分放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容器中的电荷释放更彻底、电力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相关设备运行更安全、缩短了电容器检修作业的人工时。业的人工时。业的人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属于储能设备,就算设备停运,内部也会有一定的残余电荷,为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电力作业人员在检修作业时的流程是先停电、验电、接地、对检修设备充分放电。而变电站10KV电容器组内部的单只电容器,因为单只电容器有两极出线套管,必须两极套管同时短接接地才可充分释放参与电荷。为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容器组检修工作前,必须先使用电容器组放电工具对其逐个多次放电后方可进行工作。现有放电工具都针对整组电容器进行放电,在进行放电作业过程中耗时耗力,难以快速有效充分放电。
[0003]CN 212011603U公开了一种Y型电容器放电装置,涉及电力设备
,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放电尖头,所述放电尖头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流线,所述电流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险电阻,所述保险电阻位于电流线的中部,所述电流线远离放电尖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电柱,所述输电柱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该Y型电容器放电装置,通过在放电尖头的内部设置保险电阻,使电流通过保险电阻进行传输,当电容器发生短路时,电流量会变大,当较大的电流经过保险电阻时,则会超过保险电阻的承载电流,因此会使保险电阻损坏,从而对电流进行阻断,保护后边设备不被损坏。放电头部为一个棒状,不便于快速放电。
[0004]CN207069085U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接地放电工具,包括第一尖端金属棒、绝缘支架、万向节、伸缩式任意锁绝缘杆、短路接地线和第二尖端金属棒,所述第一尖端金属棒和所述第二尖端金属棒安装在具有滑动槽的绝缘支架上,所述绝缘支架的中部设有滑线电阻器,所述滑线电阻器的一端通过带透明保护套的短路接地线与所述第一尖端金属棒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尖端金属棒相连接,所述短路接地线的裸线端与大地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伸缩式任意锁绝缘杆相连接。本技术改善放电条件和放电方法,提高放电效率,减少作业风险。电容器两极无法夹紧,接触不良,易造成放电不充分。
[0005]CN 103560004A公开了一种电容器专用放电棒,它含有放电臂和支撑杆,所述放电臂为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放电臂的下端连接;每一所述放电臂的上端均设置一个放电尖端,每一所述放电臂的内腔中均设置一个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的上端与所述放电尖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下端接地;所述放电尖端上设置有直接接地插孔,所述放电电阻的末端设置有电阻接地插孔。至少一个所述放电臂的下端通过转动及固定机构与所述支撑杆连接,能够改变夹角。所述放电臂和支撑杆均为天线式伸缩结构,能够改变长度。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电容器进行一次性有效放电,确定变电人员的人生安全,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提高检修科学性。放电棒是7位置的一极已先接地,已不符合最新的放电要求。
[0006]CN 2859995Y公开了便携式散装电容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它是由可伸缩绝缘杆、放电头部、放电引下线、接地夹钳、铜螺丝、铜锣帽、垫圈、弹簧垫圈、紫铜接触头连
接而成,可伸缩绝缘杆的顶端有放电头部,放电头部上的垫圈、弹簧垫圈套在铜螺丝上,铜锣帽由丝固定在铜螺丝的顶端,紫铜接触头固定在放电头部上;放电引下线一端固定在放电头部上,其另一端连接着接地夹钳;使用时,将可伸缩绝缘杆拉开,放电头部上的紫铜接触头与电容器接触,接地夹钳插到地下进行放电,待电荷放尽时,再收缩绝缘杆。需拆卸螺栓锁定,且对电容器两极夹紧、接触不良,易滑落。
[0007]因此,行业内期待相关高效、快速、可靠放电的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具有短接部件、绝缘握把部件、接地部件、可调节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部件由短接伸缩杆、触指部分、触指连接部分构成,所述短接伸缩杆具有短接伸缩杆管体、短接伸缩杆管体内部具有伸缩弹簧及伸缩杆本体,伸缩杆本体连接在短接伸缩杆管体的内部顶部及底端部,伸缩弹簧套在伸缩杆本体上,短接伸缩杆上连接端位于短接伸缩杆管体的顶端,短接伸缩杆下连接端位于短接伸缩杆管体的底端,调节旋把从短接伸缩杆管体的外部伸入到伸缩杆本体上并可上下滑动调节,所述触指部分包含有第一接触杆及第二接触杆,所述触指连接部分也可称为短路接地线;第一接触杆由第一接触杆本体、第一接触头构成,第一接触头的平面部分与第一接触杆本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接触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上连接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与第一接触杆本体相垂直,第二接触杆由第二接触杆本体及第二接触头构成,第二接触头的平面部分与第二接触杆本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接触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下连接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与第二接触杆本体相垂直,第一接触杆本体的轴线与第二接触杆本体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触指连接部分由短路接地线本体构成,短路接地线本体是螺旋状体结构,短路接地线本体的上端为短路接地线第一端,短路接地线本体的下端为短路接地线第二端,短路接地线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体上,短路接地线第二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绝缘握把部件由可伸缩绝缘杆、手持绝缘柄构成;接地部件由阻放部件、接地线、接地端线夹构成;阻放部件的位于可伸缩绝缘杆内,阻放部件的一端与短路接地线第二端相连接,可伸缩绝缘杆具有多节且相邻节之间通过可调节万向节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中,从上到下第一个可调节万向节处具有阻放接地端,阻放部件的另一端与阻放接地端相连接,接地线的一端连接阻放接地端,接地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线夹,手持绝缘柄套接在可伸缩绝缘杆的下端。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容器中的电荷释放更彻底、电力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相关设备运行更安全、缩短了电容器检修作业的人工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短接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接触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二接触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短路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可伸缩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手持绝缘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短接伸缩杆、2—第一接触杆、3—短路接地线、4—第二接触杆、5—阻放部件、6—阻放接地端、7—可调节万向节、8—可伸缩绝缘杆、9—手持绝缘柄、11—短接伸缩杆管体、12—伸缩弹簧、13—伸缩杆本体、14—调节旋把、15—短接伸缩杆上连接端、16—短接伸缩杆下连接端、20—第一连接体、21—第一接触杆本体、22—第一接触头、41—第二接触杆本体、42—第二接触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容器专用放电装置,具有短接部件、绝缘握把部件、接地部件、可调节万向节(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部件由短接伸缩杆(1)、触指部分、触指连接部分(3)构成,所述短接伸缩杆(1)具有短接伸缩杆管体(11)、短接伸缩杆管体(11)内部具有伸缩弹簧(12)及伸缩杆本体(13),伸缩杆本体(13)连接在短接伸缩杆管体(11)的内部顶部及底端部,伸缩弹簧(12)套在伸缩杆本体(13)上,短接伸缩杆上连接端(15)位于短接伸缩杆管体(11)的顶端,短接伸缩杆下连接端(16)位于短接伸缩杆管体(11)的底端,调节旋把(14)从短接伸缩杆管体(11)的外部伸入到伸缩杆本体(13)上并可上下滑动调节,所述触指部分包含有第一接触杆(2)及第二接触杆(4),所述触指连接部分也可称为短路接地线;第一接触杆(2)由第一接触杆本体(21)、第一接触头(22)构成,第一接触头(22)的平面部分与第一接触杆本体(2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接触杆本体(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体(20)上,短接伸缩杆上连接端(15)连接在第一连接体(20)上,短接伸缩杆(1)与第一接触杆本体(21)相垂直,第二接触杆(4)由第二接触杆本体(41)及第二接触头(42)构成,第二接触头(42)的平面部分与第二接触杆本体(4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接触杆本体(4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下连接端(16)连接在第二连接体上,短接伸缩杆(1)与第二接触杆本体(41)相垂直,第一接触杆本体(21)的轴线与第二接触杆本体(4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触指连接部分(3)由短路接地线本体(30)构成,短路接地线本体(30)是螺旋状体结构,短路接地线本体(30)的上端为短路接地线第一端(31),短路接地线本体(30)的下端为短路接地线第二端(32),短路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平吕波汪丽李毅李芳余文强张琪彭沛博冯波赵威张浩冷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