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壁厚壳体挤压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塑性成形
,具体涉及一种变壁厚壳体挤压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壁厚壳体构件在各类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涉及结构钢、铝合金、镁合金等多领域。其传统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棒料机械加工,但这种方法材料浪费巨大,效率极低,构件性能差,且对于大尺寸构件无法批量生产;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正挤压工艺或反挤压工艺进行制备,但对于薄壁、变壁厚的大尺寸构件,往往需要多道次工序,且设备空高要求高,成形吨位要求大,特别是对于高强铝合金、高强钢以及镁合金等难变形材料,成形更加困难,成形工序更加复杂,制造效率极其低下。更关键地是,对于长度不小于700mm、内径不小于100mm的变壁厚筒形件,采用传统反挤压工艺只能将构件同等壁厚区域的壁厚差控制在0.5mm
‑
0.8mm,要想进一步减小其壁厚差,一直是本领域未能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材料利用率高、制造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变壁厚壳体挤压成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壁厚壳体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下料,将原材棒料车削为所需尺寸的坯料;步骤2,加热,将步骤1所得坯料加热至始锻温度并保温60
±
10分钟;步骤3,反挤压制坯,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入反挤压模具中,采用液压机对坯料进行反挤压制坯,挤压出带内孔的壳体,壳体长径比≤2,所得壳体置于空气中冷却;步骤4,模圈安装,将第一挤压模圈和第二挤压模圈装入卧式挤压设备的挤压筒中,并将挤压模圈分区加热,其中,第一挤压模圈加热至250℃
±
20℃,第二挤压模圈加热至400℃
±
20℃;其中,第一挤压模圈的孔心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凤,陈文,舒大禹,林军,夏祥生,陈驰,赵祖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