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72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二次线圈单元20的环部21中的绝缘包覆体26是以复合的方式使用带状绝缘纸31、32和片状绝缘纸33来构成,所述带状绝缘纸31、32以在内侧的导电壳25的环本体部25a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往复的方式沿周向错开并缠绕,所述片状绝缘纸33能够偏倚性地安装于环本体部25a的外径侧。外径侧。外径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流互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绝缘电流互感器等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高压电流互感器之一,有油绝缘电流互感器。油绝缘电流互感器是将关系到被检测导体的电流检测的主要部分在油密罐内浸渍于绝缘油中而构成。关于油绝缘电流互感器,收容有关系到电流检测的主要部分的油密罐设置于绝缘管的上部、绝缘管立设于设置面的称为倒立式的电流互感器等为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等)。
[0003]作为电流互感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包括二次线圈单元,所述二次线圈单元中,作为被检测导体的一次导体插通至油密罐中,且所述二次线圈单元包括罐体内的以围绕一次导体的周围的形态配置的环状铁心和缠绕于环状铁心的二次线圈等。并且,根据在二次线圈中流通的二次电流的检测来进行在一次导体中流通的一次电流的检测。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56

8593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7

575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另外,油绝缘电流互感器中,二次线圈单元浸渍于油密罐内所充满的绝缘油中。这样的二次线圈单元是在单元本体部的外表面安装绝缘纸而构成。作为绝缘纸,例如使用一定宽度的带状绝缘纸。并且,在环状铁心和二次线圈等所处的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中,带状绝缘纸是以在环本体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往复的方式加以缠绕,而且是以沿周向错开并重叠的方式跨及全周加以缠绕、安装。
[0010]在此情况下,由于环本体部的内周长度比外周长度短,所以带状绝缘纸的重叠必然是环部的内径侧的重叠大于外径侧的重叠。即,随着以堆叠几层的方式缠绕带状绝缘纸,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的内径侧的绝缘纸的堆叠张数会多于外径侧的绝缘纸的堆叠张数,所以,内径侧的绝缘纸的合计厚度比外径侧的绝缘纸的合计厚度厚。然而,为了确保绝缘纸带来的绝缘性能,会以达到合理值的方式设定厚度薄的一侧即外径侧的绝缘纸的合计厚度,所以有内径侧的绝缘纸的合计厚度相对于外径侧而言增厚到所需程度以上的倾向。
[0011]另一方面,为谋求电流互感器的小型化,二次线圈单元的小型化成为研究课题。然而,安装有带状绝缘纸的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的内侧空间不仅要供一次导体插通还须确保与一次导体的合理距离,所以,缩小环部的内径尺寸等单纯的缩径困难。因此,如何在确保绝缘性能的情况下将包括在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的外径尺寸的一部分中的内径侧的绝缘纸的合计厚度的多余部分减少便成为了研究课题之一。
[0012]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
周围的绝缘包覆体的合理化、有助于自身的小型化的电流互感器。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解决所述问题的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线圈单元,具有环部,所述环部包括环状铁心及二次线圈,以围绕一次导体的周围的形态配置,作为电流检测部发挥功能;以及绝缘包覆体,至少安装在所述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中的环本体部的外表面,所述电流互感器是将安装有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所述二次线圈单元浸渍于绝缘油中而构成,其中,所述绝缘包覆体是以复合的方式使用带状绝缘体和片状绝缘体而构成,所述带状绝缘体是以在所述环本体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往复的方式沿周向错开并缠绕的安装形态,所述片状绝缘体能够偏倚性地安装于所述环本体部的外径侧。
[0015]根据此结构,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中的绝缘包覆体是以复合的方式使用带状绝缘体和片状绝缘体而构成,所述带状绝缘体以在环本体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往复的方式沿周向错开并缠绕,所述片状绝缘体能够偏倚性地安装于环本体部的外径侧。即,带状绝缘体的缠绕使得环部的内径侧的绝缘包覆体的厚度偏倚性地增加,而为了将其抵消,可以通过安装片状绝缘体来偏倚性地增加环部的外径侧的绝缘包覆体的厚度。由此,能使内径侧与外径侧的绝缘包覆体各自的合计厚度近似或相等,从而能减少内径侧的绝缘包覆体的厚度的多余部分,结果,能够实现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的小径化。
[0016]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以所述环部的内径侧的所述绝缘包覆体的合计厚度与外径侧的所述绝缘包覆体的合计厚度相等的方式组合所述带状绝缘体与所述片状绝缘体来构成。
[0017]根据此结构,构成为环部的内径侧与外径侧的绝缘包覆体各自的合计厚度相等,所以能尽量减少内径侧的绝缘包覆体的厚度的多余部分,从而能实现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的进一步的小径化。
[0018]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是通过所述带状绝缘体的缠绕来构成。
[0019]根据此结构,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是通过固定比片状绝缘体的安装更可靠的带状绝缘体的缠绕来构成,所以绝缘包覆体成为稳定的构造体。
[0020]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构成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的所述带状绝缘体是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绝缘体。
[0021]根据此结构,由于构成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的带状绝缘体具有伸缩性,所以缠绕后的带状绝缘体的收缩作用使得固定更加可靠,绝缘包覆体成为更稳定的构造体。
[0022]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述片状绝缘体是以多次往复回折而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制作而成。
[0023]根据此结构,片状绝缘体呈多次往复回折而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结构也就是谋取厚度的结构,所以能通过单个片状绝缘体的安装来容易地谋取厚度尺寸。
[0024]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述片状绝缘体是以将回折位置错开而折线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制作而成。
[0025]根据此结构,片状绝缘体呈将回折位置错开而折线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结构也就是提高刚性的折线分散的结构,所以能够良好地维持片状绝缘体的安装性而不会对片状绝缘体的柔软性造成大的损害。
[0026]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述片状绝缘体是以两张片状绝缘体相叠的形式构成,下侧的片状绝缘体使用在俯视下比上侧的片状绝缘体大的片状绝缘体。
[0027]根据此结构,在使用两张相叠的片状绝缘体的情况下,下侧的片状绝缘体使用在俯视下比上侧的片状绝缘体大的片状绝缘体,所以在两张相叠的片状绝缘体的安装时,能够容易地一边确认位置一边进行下侧的片状绝缘体的安装。
[0028]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述带状绝缘体包括第一带状绝缘体和第二带状绝缘体,且是以相较于所述第二带状绝缘体而言所述第一带状绝缘体具有伸缩性的方式制作而成,所述绝缘包覆体是从下侧起按照所述第二带状绝缘体、所述片状绝缘体、所述第一带状绝缘体的顺序安装而构成。
[0029]根据此结构,绝缘包覆体是从下侧起按照第二带状绝缘体、片状绝缘体、相较于第二带状绝缘体而言具有伸缩性的第一带状绝缘体的顺序安装而构成。因此,在缠绕后的第一带状绝缘体的收缩作用下,包括位于下侧的片状绝缘体和其下侧的第二带状绝缘体在内的固定得以可靠地进行,因此以复合的方式使用各绝缘体的绝缘包覆体成为稳定的构造体。
[0030]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线圈单元,具有环部,所述环部包括环状铁心及二次线圈,以围绕一次导体的周围的形态配置,作为电流检测部发挥功能;以及绝缘包覆体,至少安装在所述二次线圈单元的环部中的环本体部的外表面,所述电流互感器是将安装有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所述二次线圈单元浸渍于绝缘油中而构成,其中,所述绝缘包覆体是以复合的方式使用带状绝缘体和片状绝缘体而构成,所述带状绝缘体是以在所述环本体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往复的方式沿周向错开并缠绕的安装形态,所述片状绝缘体能够偏倚性地安装于所述环本体部的外径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中,以所述环部的内径侧的所述绝缘包覆体的合计厚度与外径侧的所述绝缘包覆体的合计厚度相等的方式组合所述带状绝缘体与所述片状绝缘体来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是通过所述带状绝缘体的缠绕来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中,构成所述绝缘包覆体的最外周的所述带状绝缘体是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绝缘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中,所述片状绝缘体是以多次往复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条翔太澁谷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