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52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28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UWB芯片和第二设备包含的第二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在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UWB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请求,以使第二设备通过UWB连接反馈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接收第一身份信息,并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以使目标智能锁根据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本公开在远距离开锁的基础上,能够基于UWB连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同时还可以避免在远距离下由于被干扰、被监听等原因造成的智能锁安全性较差的问题。等原因造成的智能锁安全性较差的问题。等原因造成的智能锁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逐步进入了智能化,锁的智能化也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在相关技术中,智能锁的解锁方式通常是近距离的接触式或者较远距离的非接触式。然而上述近距离的解锁方式往往需要用户在锁前逗留很久才能解锁,无法实现无感开锁的效果;而远距离的解锁方式则会出现因距离原因导致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远距离解锁的方法,以克服相关技术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UWB芯片的第一设备,包括:
[0005]基于第一UWB芯片和第二设备包含的第二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0006]在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UWB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请求,以使第二设备通过UWB连接反馈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
[0007]接收第一身份信息,并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以使目标智能锁根据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br/>[000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二UWB芯片的第二设备,包括:
[0009]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身份请求时,基于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包含的第一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向第一设备反馈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以使第一设备将第一身份信息转发至目标智能锁。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应用于具有第一UWB芯片的第一设备,包括:
[0011]距离测量模块,用于基于第一UWB芯片和第二设备包含的第二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0012]身份请求模块,用于在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UWB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请求,以使第二设备通过UWB连接反馈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
[0013]身份转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身份信息,并将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以
使目标智能锁根据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应用于具有第二UWB芯片的第二设备,包括:
[0015]身份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身份请求时,基于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包含的第一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向第一设备反馈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以使第一设备将第一身份信息转发至目标智能锁。
[0016]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0017]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8]处理器;以及
[0019]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0020]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通过基于UWB连接监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在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UWB连接发送身份请求并获取第一身份信息,进而将第一身份信息转发至目标智能锁,以使目标智能锁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通过UWB进行距离监测,发送第一身份信息的方式,可以实现远距离开锁;另一方面,通过UWB连接监测第一距离值,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距离信息,以实现精准的智能锁控制;此外,由于UWB具有高安全性和防中继攻击的特性,因此能够避免在远距离下由于被干扰、被监听等原因造成的智能锁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25]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0028]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0029]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又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0031]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0032]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应用环境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具有第二UWB芯片的第二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第一UWB芯片的第一设备104和智能锁105。具有第二UWB芯片的第二设备101、102、103和具有第一UWB芯片的第一设备104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智能锁则用于根据第一设备转发的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进而确定是否开锁。其中,第一设备包括各种具有UWB功能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UWB标签、具有UWB的电子设备。第二设备则可以是各种具有UWB功能的电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UWB的智能锁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UWB芯片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所述第一UWB芯片和第二设备包含的第二UWB芯片之间存在的UWB连接监测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UWB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身份请求,以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UWB连接反馈所述身份请求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接收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以使所述目标智能锁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唤醒所述第一UWB芯片和所述第二UWB芯片,以使所述第一UWB芯片和所述第二UWB芯片建立所述UWB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在所述第二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唤醒所述第一UWB芯片和所述第二UWB芯片,包括:根据第一通信方式监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值;在所述第二距离值等于第二阈值时,唤醒所述第一UWB芯片,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唤醒请求,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UWB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接收到预设信息;所述在所述第二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唤醒所述第一UWB芯片和所述第二UWB芯片,包括:基于第二通信方式在预设范围内广播预设信息,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预设信息时唤醒所述第二UWB芯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时,唤醒所述第一UWB芯片;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预设信息的反馈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包括:基于第三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智能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UWB连接监测所述第二设备的移动速度,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设置所述第一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UWB连接监测所述第二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移动方向为由远至近,且所述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UWB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身份请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移动方向为由近至远,且所述第一距离值等于第三阈值时,向所述目标智能锁发送关闭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智能锁根据所述关闭指令进行关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智能锁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开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星李宗源王泽卫王瑜琨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