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脉带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52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压脉带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数个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件,夹持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方形网状的夹板,两块夹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压脉带的直径并大于压脉带半径,两块夹板的其中一侧相互铰接,铰接侧的对侧的通过连接件可分离式连接,数个夹持件并排设置并与底座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压脉带保持竖直状态,方便将其内部残留的水滴排出。排出。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脉带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悬挂晾干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脉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临床上使用的压脉带大多数为是中空的橡胶管。压脉带已按照院感要求采取“一人一带”使用,并按要求使用后浸泡消毒,但在晾干压脉带时一直未采取垂直悬挂晾干的方法,使得压脉带再次使用时,中空的橡胶管内有时仍有液体或水滴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将中空压脉带晾干的压脉带固定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压脉带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数个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两块层叠放置的方形网状的夹板,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压脉带的直径并大于压脉带半径,两块所述夹板的其中一侧相互铰接,铰接侧的对侧的通过连接件可分离式连接,数个所述夹持件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底座拆卸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两块所述夹板分别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边沿围设有网状的侧板,所述第二夹板搭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连接件连接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0008]所述把手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杆和连接在两根竖杆之间的横杆,所述连接件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把手的横杆上的套筒和搭设于另一个把手的横杆上的钩体。
[0009]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数组插接筒,连接在第一夹板的两根竖杆下端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插设在其中一组插接筒上。
[0010]连接在第二夹板的两根竖杆下端连接有弧形杆。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2]本技术包括底座和数个夹持件,支持件有两块网状的夹板组成,两块夹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压脉带的直径并大于压脉带的半径,使用时将清洗消毒后的压脉带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将夹持件竖直连接在底板上使得压脉带的两个开口呈上下朝向,然后将整个装置置于烘干机内烘干即可,两块夹板之间的间距既可以夹住压脉带,又可以使压脉带中间的孔依旧保持贯通状态,便于排出内部残留的水滴。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画出了一个夹板)
[0015]图2是本技术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夹板的打开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底座;11、底板;12、插接筒;2、夹板;21、第一夹板;211、侧板;22、第二夹板;3、连接件;31、套筒;32、钩体;4、把手;41、竖杆;42、横杆;5、插接杆;6、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压脉带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数个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件,数个夹持件用于夹持压脉带将其进行晾干。
[0021]底座1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上的数组插接筒12。底板11为网状方形板。每组插接筒12设置在包括有两个内部中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插接筒12用于与夹持件连接。
[0022]夹持件包括两块层叠放置的方形网状的夹板2,两块夹板2分别为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第一夹板21的边沿围设有网状的侧板211形成框体,第一夹板21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把手4,侧板211凸出于第一夹板21的高度小于压脉带的直径并大于压脉带半径。第二夹板22的一侧与位于第一夹板21设置把手侧对侧的侧板211相互铰接,其具有的铰接方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以实现第二夹板22可以以铰接处为转轴转动即可。第二夹板22铰接侧的对侧上也设置有把手4,两块夹板2之间的把手4通过连接件3可分离式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4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杆41和连接在两根竖杆41之间的横杆42。连接在第一夹板21的两根竖杆41下端连接有插接杆5,插接杆5插设在其中一组插接筒12上。连接在第二夹板22的两根竖杆41下端连接有弧形杆6,弧形杆6的设置可以避免竖杆4的末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刮伤使用者。连接件3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把手4的横杆42上的套筒31和搭设于另一个把手4的横杆42上的钩体32。
[0024]使用时,放平夹持件,翻开第二夹板22,将清洗消毒后的压脉带置于第一夹板21的边沿围设有网状的侧板211形成框体内并铺平,使压脉带的两端分别朝向铰接侧和设置有把手的一侧,然后将第二夹板22盖上,将钩体32扣在第二夹板22上的把手4是我横杆42上,在将插接杆5插接在插接筒12上,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全部压脉带的固定后,将整个装置置于烘干机即可。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的对压脉带进行固定,两块夹板2之间的间距既可以夹住压脉带,又可以使压脉带中间的孔依旧保持贯通状态,便于排出内部残留的水滴。
[0026]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脉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数个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方形网状的夹板(2),两块所述夹板(2)之间的间距小于压脉带的直径并大于压脉带半径,两块所述夹板(2)的其中一侧相互铰接,铰接侧的对侧的通过连接件(3)可分离式连接,数个所述夹持件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底座(1)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脉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夹板(2)分别为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所述第一夹板(21)的边沿围设有网状的侧板(211),所述第二夹板(22)搭设于所述侧板(211)上,所述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与连接件(3)连接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把手(4),所述把手(4)与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梅秦家稽易亚萍刘科玲赵月林马宝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