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25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尾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分离器,油气尾气进料管线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分别与吸附罐A和吸附罐B相连;吸附罐A和吸附罐B与风机B和风机A相连,风机B和风机A与烟囱相连,风机B和风机A还与水封罐、重交加热炉依次相连;风机B和风机A与水封罐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总烃分析仪;吸附罐A和吸附罐B均与脱附罐相连,脱附罐与分离器上端的出料管线相连;吸附罐A和吸附罐B均与蒸汽进料管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其对尾气进行了充分的处理和再利用,安全环保节能。安全环保节能。安全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储运车间油气回收后的尾气,一般为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而排放的尾气中仍然含有大量的VOCS,另外还含有烃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0003]如何消除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同时有效利用尾气中烃类,成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其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其对尾气进行了充分的处理和再利用,安全环保节能。
[0005]本技术所述的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分离器,油气尾气进料管线与分离器相连,分离器分别与吸附罐A和吸附罐B相连;吸附罐A和吸附罐B与风机B和风机A相连,风机B和风机A与烟囱相连,风机B和风机A还与水封罐、重交加热炉依次相连;风机B和风机A与水封罐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总烃分析仪;吸附罐A和吸附罐B均与脱附罐相连,脱附罐与分离器上端的出料管线相连;吸附罐A和吸附罐B均与蒸汽进料管线相连。
[0006]优选的,分离器与储油罐相连。
[0007]优选的,油气尾气进料管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A。
[0008]优选的,吸附罐A和吸附罐B与风机B和风机A相连的管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B。
[0009]优选的,风机B和风机A与烟囱相连的管线上设有单向阀。
[0010]优选的,脱附罐与储油罐相连。
[0011]所述的风机B和风机A,一个开启一个备用,也可以两个均开启。
[0012]使用本技术时,油气尾气先进入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储油罐进行储存待用;分离出的气体分别进入吸附罐A和吸附罐B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处理后的气体经过风机引入水封罐,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然后气体进入重交加热炉进行焚烧处理。气体进入水封罐之前经过总烃分析仪检测(控制不超过爆炸极限),若达到排放标准,则打开单向阀直接进入烟囱进行外排;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则依次进入水封罐、重交加热炉进行处理。
[0013]经过吸附处理后,分别向吸附罐A和吸附罐B中通入蒸汽,然后通过抽真空脱附冷凝作用,产生的液体进入储油罐进行储存待用;产生的不凝气再次进入吸附工序。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其对尾气进行了充分的处理和再利用,安全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油气尾气进料管线;2、压力传感器A;3、吸附罐A;4、吸附罐B;5、蒸汽进料管线;6、压力传感器B;7、烟囱;8、总烃分析仪;9、水封罐;10、重交加热炉;11、风机A;12、风机B;13、脱附罐;14、分离器;15、储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分离器14,油气尾气进料管线1与分离器14相连,分离器14分别与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相连;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与风机B12和风机A11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与烟囱7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还与水封罐9、重交加热炉10依次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与水封罐9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总烃分析仪8;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均与脱附罐13相连,脱附罐13与分离器14上端的出料管线相连;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均与蒸汽进料管线5相连。
[0021]所述分离器14与储油罐15相连。
[0022]所述油气尾气进料管线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A2。
[0023]所述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与风机B12和风机A11相连的管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B6。
[0024]使用本技术时,油气尾气先进入分离器14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储油罐15进行储存待用;分离出的气体分别进入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处理后的气体经过总烃分析仪8检测(控制不超过爆炸极限),若达到排放标准,则直接进入烟囱7进行外排;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则依次进入水封罐9、重交加热炉10进行处理。
[0025]经过吸附处理后,分别向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中通入蒸汽,然后通过抽真空脱附冷凝;产生的不凝气再次进入吸附工序。
[0026]实施例2
[0027]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28]所述风机B12和风机A11与烟囱7相连的管线上设有单向阀。
[0029]所述脱附罐13与储油罐15相连。
[0030]使用本技术时,油气尾气先进入分离器14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储油罐15进行储存待用;分离出的气体分别进入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处理后的气体经过总烃分析仪8检测(控制不超过爆炸极限),若达到排放标准,则打开单向阀直接进入烟囱7进行外排;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则依次进入水封罐9、重交加热炉10进行处理。
[0031]经过吸附处理后,分别向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中通入蒸汽,然后通过抽真空脱附冷凝作用,产生的液体进入储油罐15进行储存待用;产生的不凝气再次进入吸附工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14),油气尾气进料管线(1)与分离器(14)相连,分离器(14)分别与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相连;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与风机B(12)和风机A(11)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与烟囱(7)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还与水封罐(9)、重交加热炉(10)依次相连;风机B(12)和风机A(11)与水封罐(9)相连的管线上设有总烃分析仪(8);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均与脱附罐(13)相连,脱附罐(13)与分离器(14)上端的出料管线相连;吸附罐A(3)和吸附罐B(4)均与蒸汽进料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彦秋田大林张丛丛李燕敏张宪成赵长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