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1055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其中第一组件设于不饱和蒸发结晶分离室上,第二组件设于过饱和蒸发结晶分离室上,第一组件中的第一循环液输入管包括下端的法兰管和上端的第一扩大管,且第一扩大管上端宽口输出液体,法兰管由第一壳体下部一侧伸出,第一壳体下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循环液输出管,第二组件中的第二循环输出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出弯管段、接管和第二扩大管,且第二扩大管上端宽口输入液体,第二扩大管与接管连接处内部设有防涡流挡板,输出弯管段由第二壳体下部一侧伸出,第二壳体下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循环输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工艺参数的前提下提高了蒸发效率,也解决了循环液进口附近局部结晶问题。部结晶问题。部结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蒸发结晶指的是溶液通过溶剂的散失(即蒸发),使得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继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一般蒸发结晶系统包括2效甚至多效蒸发结晶分离室,且通常采用高温介质进入加热器作为热源对物料进行加热。如公开号为CN111732272A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设有前置处理的多效蒸发结晶设备及多效蒸发结晶工艺,其包括至少两效蒸发结晶单元,每效蒸发结晶单元包括分离器(即蒸发结晶分离室)和加热器,在分离器和加热器之间通过循环加热管连接有循环泵,分离器的上部与蒸发液输出管的一端连接,蒸发液输出管的另一端与下一效蒸发结晶单元中的加热器连接。由于蒸发结晶分离室的循环液进出口的物料流量较大,现有技术中的循环液进出口采用常规的接管法兰结构,会出现物料飞溅等情况,导致循环液进口附近设备内壁出现较严重的局部结晶等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且第一组件设于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中对应的不饱和蒸发结晶分离室(10)上,第二组件设于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末端的过饱和蒸发结晶分离室(11)上,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循环液输入管(2)和第一循环液输出管(3),其中第一循环液输入管(2)包括下端的法兰管(201)和上端的第一扩大管(203),且所述第一扩大管(203)上端宽口输出液体,所述法兰管(201)由第一壳体(1)下部一侧伸出,第一壳体(1)下部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循环液输出管(3),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壳体(4)、第二循环液输入管(5)和第二循环液输出管(6),其中第二循环液输出管(6)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输出弯管段、接管(604)和第二扩大管(606),且第二扩大管(606)上端宽口输入液体,所述第二扩大管(606)与所述接管(604)连接处内部设有防涡流挡板(605),所述输出弯管段由第二壳体(4)下部一侧伸出,第二壳体(4)下部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循环液输入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液输入管(2)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法兰管(201)、第一弯管(202)和第一扩大管(203),所述第一循环液输出管(3)包括第一直管(302)和第二弯管(301),且所述第一直管(302)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管(301)连接,所述输出弯管段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第三弯管(601)、第二直管(602)和第四弯管(603),且第四弯管(603)与所述接管(604)下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202)、第二弯管(301)、第三弯管(601)和第四弯管(603)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连接形成虾米弯状的第一侧弯管段(7)、中间弯管段(8)和第二侧弯管段(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结晶分离室系统循环液进出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弯管段(7)两侧端面、中间弯管段(8)两侧端面和第二侧弯管段(9)两侧端面延伸后交汇于O点,且第一侧弯管段(7)两侧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爱月郑云华娄光伟丁丽何长虹张健殷剑桥马涛邢子聿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