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组合式预制箱梁底模台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组合式预制箱梁底模台座,涉及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底模台座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一般都是采用的现场整体式台模底座,整体式的台模底座不能移动、占用场地大、且经济利用性差,对梁体长度尺寸多边梁板的利用率低;现有技术在施工现场采用的台模底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差且制作过程繁杂,并且现有技术的台模底座不能适用于渐变段预制桥梁的生产。
[0003]申请号为CN03116960.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密集架重型底座,由框架及其安装在框架底部的传动系统及走轮组成,所述的框架是由至少两节以上的、结构相同并对称地连接一体的底座基本单元、并通过可拆卸装置组成的一个整体的重型底座;所述的底座基本单元是由纵向连排的至少两个以上“四”字形结构所合成,所述的基本单元是由至少两个以上的横梁、直梁、中梁、轴承座档、走轮等组成;在横梁与直梁、中梁、中撑梁之间各设置一用于加强在水平平面内与垂直平面内的结构刚度的连接板。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大大增强了密集架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组合式预制箱梁底模台座,包括不同长度的梁、板结构,所述梁、板结构拼接组合,形成底模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台座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矩形框架结构,上层矩形框架结构(1)的支撑面上设置加强板(3),加强板(3)表面平整支撑预制箱梁,所述上层矩形框架结构(1)的两侧边角处设置有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5)支撑上层矩形框架结构(1)的四角,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组合式预制箱梁底模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台座的下层矩形框架结构(2)内设有第三支撑件(6),第三支撑件(6)包括两90
°
的刚性角,形成单向开口的槽形构件,第三支撑件(6)的两90
°
的刚性角抵接下层矩形框架结构(2)的顶板和底板,并承接上层矩形框架结构(1),形成底模台座的竖向支撑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组合式预制箱梁底模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台座包括多段不同长度的梁、板结构组合,形成底模台座的中段(a)和两边段(b),所述底模台座两边段(b)增设0.5
‑
1.5m长的辅助段(c),所述底模台座的中段(a)长度为4
‑
6m,底模台座的两边段(b)长度设置相同,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学爱,侯键频,汪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