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81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解决了现场穿管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包括凝汽器铜管(1)、管板(2)和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在管板(2)上设置有管板管孔(3),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右侧顶面上设置有锥形头(5),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左侧底面上设置有圆柱状塞体(6),圆柱状塞体(6)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孔径,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直径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外径;在圆柱状塞体(6)的左侧端面上连接有胀紧毛刷(7),胀紧毛刷(7)和圆柱状塞体(6)是插接在凝汽器铜管(1)的右端口中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穿管质量及穿管进度。提高了穿管质量及穿管进度。提高了穿管质量及穿管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厂凝汽器的组装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燃气发电厂凝汽器中的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凝汽器是燃气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汽轮机的低压缸排出的蒸汽,进入到凝汽器箱体后,被凝汽器的铜管中的循环冷却水冷却,并转换成凝结水,该凝结水再被输送到锅炉的凝结水给水系统中;凝汽器为密闭的箱体结构,在箱体中,等间隔地布置有彼此平行的多道中间管板,在每片中间管板上,均密布有近9000个左右的凝汽器铜管穿过孔,在箱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水室,在箱体的后端设置有出水室;在进水室与出水室之间,穿接有近9000根凝汽器铜管;循环冷却水,依次通过进水室、凝汽器铜管和出水室,进行循环,汽轮机低压缸排出的蒸汽,从凝汽器的箱体结构的上部进入到箱体中,通过凝汽器铜管的外侧壁;进入凝汽器的蒸汽与铜管内的冷却水,实现汽水热交换,将蒸汽凝结成凝结水;在新建发电厂的凝汽器安装中,当凝汽器的箱形壳体,以及其中的中间管板安装就位后,就要进行凝汽器铜管的穿管装配工作;在凝汽器箱体中,一般彼此平行地设置有12层中间管板,在每块管板上,密布有9000多个铜管的穿接管孔,12块管板上的管板管孔是对应设置的,现场需要将凝汽器铜管依次穿入端板管孔、12层的管板上的对应的管板管孔,不能穿错;由于凝汽器铜管为铜质,质地较软,在穿管中容易发生较软的铜管的端口部与质地较硬的管板管孔磕碰的现象,会造成铜管的损伤,影响到后续铜管的换热工作;因此,现场进行穿管作业时,在凝汽器箱体中的12道管板旁,都必须安排一名施工人员,协助穿接铜管安全穿过该管板上的管板管孔,避免凝汽器铜管穿管时发生串行穿接的现象,以及发生铜管管口被磕碰损伤的现象,由于穿接铜管的数量达9000多根,现有的这种工作方式存在费时耗力的问题,特别是需要现场投入大量工作人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解决了现场穿管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0005]一种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包括凝汽器铜管、管板和穿孔器圆柱形座体,在管板上设置有管板管孔,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的右侧顶面上设置有锥形头,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的左侧底面上设置有圆柱状塞体,圆柱状塞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凝汽器铜管的孔径,穿孔器圆柱形座体的直径等于凝汽器铜管的外径;在圆柱状塞体的左侧端面上连接有胀紧毛刷,胀紧毛刷和圆柱状塞体是插接在凝汽器铜管的右端口中的。
[0006]在圆柱状塞体的左侧端面中心处设置有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连接凹槽,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的右端,通过胶体,粘接在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的连接凹槽中,胀紧毛刷上的刷毛是固定在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上的,胀紧毛刷的外径大于凝汽器铜管的孔径。
[0007]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将凝汽器铜管正确穿入凝汽器管板管孔,不错眼,提高了穿管质量及穿管进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0]一种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包括凝汽器铜管1、管板2和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在管板2上设置有管板管孔3,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右侧顶面上设置有锥形头5,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左侧底面上设置有圆柱状塞体6,圆柱状塞体6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孔径,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直径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外径;在圆柱状塞体6的左侧端面上连接有胀紧毛刷7,胀紧毛刷7和圆柱状塞体6是插接在凝汽器铜管1的右端口中的。
[0011]在圆柱状塞体6的左侧端面中心处设置有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连接凹槽9,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8的右端,通过胶体,连接在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的连接凹槽9中,胀紧毛刷7上的刷毛是固定在麻花状缠绕的铁丝杆8上的,胀紧毛刷7的外径大于凝汽器铜管1的孔径。
[0012]穿管前,先将胀紧毛刷7塞入凝汽器铜管1的右端口中,并使圆柱状塞体6盖在凝汽器铜管1的右端口上,将穿管器与凝汽器铜管1组成一个整体,穿管人手持凝汽器铜管1的左端,将锥形头5对准管板2上设置的管板管孔3,由于锥形头5为锥状,使穿孔器很容易进入到管板管孔3中,同时由于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和锥形头5为硬质材料的钢或铁材料做成,软质的凝汽器铜管1套接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后侧的圆柱状塞体6的台阶上,在穿过管板管孔3时,只会发生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和锥形头5与管板管孔3外的管板2磕碰现象,最大程度保护了凝汽器铜管1的管口不被磕碰损坏。
[0013]本技术的总体构思是:设计了一种可活动插接在凝汽器铜管端部端口中的穿孔器,该穿孔器由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圆柱状塞体6、胀紧毛刷7和锥形头5组成,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与圆柱状塞体6构成带台阶的圆柱体,类似一个瓶口塞体,在带台阶的圆柱体的顶端上设置有锥形头,起到穿孔引导的作用,在带台阶的圆柱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穿孔器的尾部毛刷,该毛刷类似于清洗瓶的毛刷体;先将尾部毛刷塞入凝汽器铜管端部端口中,然后,将带台阶的圆柱体盖,插接在凝汽器铜管端部的端口中,通过毛刷的塞入铜管后的收紧,产生胀紧力,使带台阶的圆柱体盖塞紧在凝汽器铜管端部端口中,由于毛刷具有柔性,从而起到保护凝汽器铜管端部端口内腔不受划伤损害,同时起到胀紧圆柱体盖,使盖体与凝汽器铜管连接成一体的作用;操作人员手持凝汽器铜管左端,将连接有穿孔器的凝汽器铜管右端,依次从左向右穿过凝汽器箱体侧板上的管孔、12道管板上的管板管孔,完成将铜管穿接到凝汽器箱体中管板上的任务;在穿管中,由于穿孔器的前端为锥形,使其顺畅地依次穿过各管板上的对应的管板管孔,同时穿孔器设置在铜管的前端,也起到了对铜管的端部的保护作用;待穿管完成后,从凝汽器端部取下穿孔器,将其接插到第二根铜管上,即可进行下一铜管的穿管作业;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穿管中需要在凝汽器各管板附近布设多人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快速完成穿管作业的任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汽器铜管的穿管导向机构,包括凝汽器铜管(1)、管板(2)和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在管板(2)上设置有管板管孔(3),其特征在于,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右侧顶面上设置有锥形头(5),在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左侧底面上设置有圆柱状塞体(6),圆柱状塞体(6)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孔径,穿孔器圆柱形座体(4)的直径等于凝汽器铜管(1)的外径;在圆柱状塞体(6)的左侧端面上连接有胀紧毛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弟韩俊青李峻赵明李杰张晋李福荣乔一文董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