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筋及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80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及预制构件,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筋主体,所述钢筋主体一端设有镦帽,所述钢筋主体另一端设有螺纹或镦帽;所述镦帽的最小直径大于等于钢筋主体直径;所述镦帽顶部设有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钢筋端部受到外部荷载冲击时,可以先抵消一部分冲击力,避免钢筋镦头受损,从而提高预应力钢筋的质量。力钢筋的质量。力钢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筋及预制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及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建筑物的重要程度的提高以及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地基已经不能更好的承担上部建筑物传来的荷载,而使用混凝土桩做地基的基础桩,用压桩机将桩压入地下后成为基础桩,让基础桩上部承载建筑物。现有大部分的预制混凝土桩均为预应力桩,通过在桩的两端处设置有锚固端板,锚固端板主要是解决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锚固,因此预应力钢筋的性能就成为确保预制桩性能的关键。
[0003]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钢筋的镦帽一般呈圆柱状,这种形状虽然方便制作,但是由于其形状的限制,导致钢筋在组装后的受拉过程中,在镦帽与端板的卡接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镦帽缩颈屈服破坏,从而导致桩身钢筋的质量受损,对预制桩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及预制构件,通过设置凸台,使钢筋端部受到外部荷载冲击时,可以先抵消一部分冲击力,避免钢筋镦帽受损,从而提高预应力钢筋的质量。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6]一种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筋主体,所述钢筋主体一端设有镦帽,所述钢筋主体另一端设有螺纹或镦帽;所述镦帽的最小直径大于等于钢筋主体直径;所述镦帽顶部设有凸台。
[0007]进一步,所述钢筋主体和镦帽的外表面周向均布若干连续的螺旋凹槽。
[0008]进一步,所述螺旋凹槽的螺旋角为35
°
~60
°

[0009]进一步,所述凸台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0010]进一步,所述凸台高度为0.1mm~10mm。
[0011]进一步,在凸台外侧设有环向凹槽,且所述环向凹槽环绕所述凸台。
[0012]进一步,所述环向凹槽的宽度为0.1mm~5mm。
[0013]进一步,以最大横截面积作为平面将所述镦帽分为上凸部和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与钢筋主体连接,所述上凸部的高度与下凹部的高度比值为1/8~1/2。
[0014]进一步,所述下凹部的径向变化dy与下凹部的高度变化dh呈线性递减。
[0015]进一步,所述下凹部呈锥形,锥角θ为20
°
~75
°

[0016]进一步,所述镦帽的高度h与镦帽最大直径之比为1~2.7,所述镦帽的高度h与镦帽最小端的直径之比为2~6.0。
[0017]进一步,所述下凹部的径向变化dy与下凹部的高度变化dh呈非线性递减,且随着高度增加dy/dh逐渐增大。
[0018]进一步,所述镦帽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为可承受60
°
以上的非金属材料。
[0019]进一步,所述钢筋主体两端分别设有镦帽,所述钢筋主体一端镦帽的下凹部的径向变化 dy与下凹部的高度变化dh呈线型递减,所述钢筋主体另一端镦帽径向变化dy与下凹部的高度变化dh呈非线性递减,且随着高度增加dy/dh逐渐增大。
[0020]一种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内包括所述的预应力钢筋。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一端带镦帽一端带螺纹的优点是通过设置螺纹的形式,使桩端的锚固形式更加灵活,可使用成本更低的套筒,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节省造价;将钢棒的螺纹端设置在桩顶时,桩顶与承台的连接可通过套筒与钢棒上的螺纹连接后再与承台的螺纹钢丝接,使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更加方便。
[0023]2.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设置凸台,使钢筋端部受到外部荷载冲击时,可以先抵消一部分冲击力,避免钢筋镦帽受损,从而提高预应力钢筋的质量。
[0024]3.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在凸台外侧设有环向凹槽,设置环向凹槽便于镦上的凸台在受到凸台在撞击中留有溃缩的缓冲空间。
[0025]4.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镦帽的最小直径大于等于钢筋主体直径,以最大横截面积作为平面将所述镦帽分为上凸部和下凹部,有效降低了钢筋在张拉过程中,镦帽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避免了镦帽的破坏出现在镦帽与筋体衔接处变形,提升了钢筋的抗拉性能。
[0026]5.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对镦帽的结构形状进行设置,提升了钢筋镦帽与外部钢材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升钢筋的锚固性能。
[0027]6.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设置线型变化的镦帽下凹部,下凹部呈锥形,可有效降低了钢筋在张拉过程中,镦帽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避免了镦帽的破坏出现在镦帽与筋体衔接处变形,提升了钢筋的抗拉性能。
[0028]7.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通过设置非线型变化的镦帽下凹部,可以使镦帽帽承受更大的瞬间冲击力,应对突发的镦帽与筋体衔接处变形。
[0029]8.本技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钢筋主体两端分别设有镦帽,所述钢筋主体一端设线型变化的镦帽下凹部,所述钢筋主体另一端设非线型变化的镦帽下凹部,可以同时应对镦帽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和使镦帽承受更大的瞬间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30]图1中(a)、(b)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三维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主视图。
[0032]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33]图4为图2的仰视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三维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主视图。
[0036]图7a为本技术所述下凹部外形呈线型变化示意图。
[0037]图7b为本技术所述下凹部外形呈非线型变化示意图。
1

4外侧设有环向凹槽1

3,凸台在撞击中留有溃缩的缓冲空间。所述凸台1

4为圆柱形,凸台1

4高度为0.1mm~10mm,凸台7

4外径为6.5mm~14mm;所述凸台1

4为圆台形,凸台 1

4高度为0.1mm~10mm,凸台1

4最大外径为6.5mm~14mm,凸台1

4最小外径为 4.5mm~12.6mm;所述环向凹槽1

3的宽度为0.1mm~5mm。
[0050]如图2所示,以最大横截面积作为平面将所述镦帽1

2分为上凸部1

5和下凹部1

6,所述下凹部1

6与钢筋主体连接,所述下凹部1

6可以认为是从最大横截面积到钢筋主体渐变的圆滑过渡段,上凸部1

5上部设有凸台1

4和环向凹槽1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主体(1)一端设有镦帽(1

2),所述钢筋主体(1)另一端设有螺纹或镦帽(1

2);所述镦帽(1

2)的最小直径大于等于钢筋主体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镦帽(1

2)顶部设有凸台(1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主体和镦帽(1

2)的外表面周向均布若干连续的螺旋凹槽(1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在凸台(1

4)外侧设有环向凹槽(1

3),且所述环向凹槽(1

3)环绕所述凸台(1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以最大横截面积作为平面将所述镦帽(1

2)分为上凸部(1

5)和下凹部(1

6),所述下凹部(1

6)与钢筋主体连接,所述上凸部(1

5)的高度与下凹部(1

6)的高度比值为1/8~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部(1

6)的径向变化dy与下凹部(1

6)的高度变化dh呈线性递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良陈巧马进元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