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
: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
[0002]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墩与地下室底板形成整体后,后期需要进行二次破除和清运,且易造成地下室结构渗漏,并且容易对地下室底板结构进行破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能够方便组装和拆卸支护结构,避免地下室结构渗漏,并且保护地下室底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进行支护结构的组装和拆卸以及地下室底板结构容易渗漏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支护桩、支撑墩、支撑钢管,支撑墩包括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支护桩位于地下室结构外部、地下室外墙的外侧,与地下室外墙平行设置,支护桩靠地下室外墙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墩;地下室底板内开设有基坑,基坑内设有第二支撑墩;支撑钢管呈倾斜设置,支撑钢管上端与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该支护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外墙(2)、支护桩(3)、支撑墩、支撑钢管(5),支撑墩包括第一支撑墩(4)和第二支撑墩(6);支护桩(3)位于地下室结构外部、地下室外墙(2)的外侧,与地下室外墙(2)平行设置,支护桩(3)靠地下室外墙(2)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墩(4);地下室底板(1)内开设有基坑,基坑内设有第二支撑墩(6);支撑钢管(5)呈倾斜设置,支撑钢管(5)上端与第一支撑墩(4)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地下室外墙(2)与第二支撑墩(6)固定连接;地下室外墙(2)与支护桩(3)之间进行回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转换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墩(4)和第二支撑墩(6)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支撑钢管(5)垂直,第一支撑墩(4)与支撑钢管(5)相接触的斜面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唐勇,张仕江,金大鑫,袁涛,唐云鸿,李鹏国,张向军,邓何东,王燚凯,刘斌,关永刚,张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